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全国粮食行业成就展在南京开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当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粮食行业成就展在南京开幕,全面展示了我国粮食行业60年来为解决占世界1/4人口的吃饭问题、营养健康等各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展会上,各种粮油产品琳琅满目;各家企业花样百出。其中,粮油巨头益海嘉里隆重推出的大米新品牌“金龙鱼”,格外引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金龙鱼”品牌大米的隆重上市,开启了大米强势品牌的时代。

  金龙鱼大米高调入市

  目前,国内的大米行业仍是一个缺乏强势品牌的行业。消费者选购大米时,往往只凭感觉及经验,品牌消费尚未形成。与食用油品牌发达相比,大米市场显得相当杂乱,在包装大米里,有数十个品牌,但其中并无强势品牌。不同品牌的产品,其价格也相差明显。以5公斤装产品为例,价格从30多元到60多元不等。而且大米也没有通用的质量标准,消费者无法了解大米的质量,只能通过外观及经验去选购产品。

  专家认为,大米市场没有强势品牌,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大米的质量不受品牌商控制;二是行业技术门槛低,行业整体素质不高;三是行业利润有限,没有大资本进入。

  占据食用市场半壁江山的益海嘉里,在本次展会上高调推出金龙鱼牌大米,为大米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益海嘉里集团表示,将以循环、生态、环保的大米产业链创新模式引领中国稻米产业的发展。

  为了推进这一计划,益海嘉里启用了自己的黄金招牌——金龙鱼品牌。长期以来,拥有50多个品牌的益海嘉里集团对金龙鱼品牌一直情有独钟,使用时却慎之又慎。

  “我们怕操作不好,把金龙鱼的牌子搞砸了。”益海嘉里副董事长李福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做好金龙鱼大米品牌,益海嘉里斥资近亿元,实施“良种选育——订单种植——原粮精深加工——产品名牌化——副产品综合利用——高科技产品研发”的模式,打造了一套“从田园到餐桌”的可控产业链。在生产基地上,锁定了佳木斯、五常、盘锦等5个优质东北大米产区;秉承“从种子开始打造品牌好米”的理念,大力开展订单农业,精选优质品种,建立种子繁育基地;专业人员指导田间种植,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从农民手中采购水稻,通过国际一流的低温生产设备加工成优质大米,向市场成功推出金龙鱼等品牌大米。

  业内人士称,作为国内第一家率先通过了ISO9000认证的粮油企业,益海嘉里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整合并延伸产业供应链,提升了我国粮油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2009年5月,中国粮油学会在佳木斯主持召开了《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项目鉴定会,鉴定报告认为:金龙鱼稻米产业链的建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引领我国稻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金龙鱼大米产业链”,让水稻全身都变成了宝。在生产大米的同时,益海嘉里还将水稻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稻壳用于发电,稻壳灰做成吸附剂,并将米糠油做成一级食用油。益海嘉里科技人员介绍,下一步还将从米糠油中提取谷维素、糠蜡、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从米糠粕中提取植酸、肌醇以及膳食纤维等产品,增加水稻的产出价值。

  复制食用油品牌之路

  业内专家表示,益海嘉里向大米行业发力,好似在复制当年的食用油品牌之路。

  现在的大米市场,正如十几年前的食用油市场一样。当时,国内食用油市场仍是散装油的天下。

  1991年,国内第一瓶小包装油“金龙鱼”面世,将国人从散装油带到品牌精炼油的食用油时代,推动了国人食用油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随后,“金龙鱼”的销量开始逐年稳步增长,成为中国食用油行业的标志性品牌。同时,这条“鱼”的“鲇鱼效应”开始显现:“刺激”了食用油市场上众多小包装产品的诞生,促进了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金龙鱼开小包装油之先河,被誉为国内食用油历史上第一次创新革命。

  在食用油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益海嘉里集团,目前,又在大力推进金龙鱼大米计划。目前,他们的小包装大米已进入铺货阶段,凭借金龙鱼强大的品牌力推进市场营销。

  据了解,在食用油市场形成竞争的金龙鱼与福临门,在大米市场也将进行比拼。中粮集团日前也表示,今年将重点出击小包装大米市场,发展福临门牌大米。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中粮将投入大笔资金来推广福临门品牌,对阵金龙鱼。

  “中国人现在不仅要求吃得饱吃得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要求吃得精吃得健康,所以中国人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已经不再满足于数量的安全,早就开始强调质量安全。”中国粮油学会会长王瑞元10月16日在南京说,这些年来,中国百姓从渴望解决温饱,到提出无公害食品、推广绿色食品再到目前对有机食品的追求,表明中国人对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米市场有了强势品牌的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

作者:赵陕雄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