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质量管理坚决不能手软!尤其是食品、药品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企业,出现严重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必须实行‘一次性死亡’。”在3月16日召开的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市长阮成发就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硬要求。
会上,由武汉市质监局制定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
根据《若干意见》的规定,武汉市将制定重点跟踪监管产品目录,加大跟踪抽查力度和抽查频次,定期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实时公布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每两月公布一次抽查信息,每半年召开一次质量状况新闻通气会,每年向全社会发布一次质量状况白皮书。
同时,武汉市还将建立企业质量诚信档案,每年发布一次质量诚信企业名单,把缺乏诚信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向社会曝光。
今后,产品质量将纳入该市政府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各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的质量工作目标,也将纳入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重视质量工作、实绩突出的,在年终绩效考评中,作为评比先进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出现区域性重大质量问题尤其是出现重特大食品、药品或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事故的,年终绩效考评减分。
为了鼓励武汉市企业争取行业话语权和培育核心竞争力,《若干意见》还规定,对该市企业或有关组织主持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由市政府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及5万元的奖励。
推广全员全过程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员工开展Q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对于质量过硬的产品和企业,市政府将出台激励措施。对于积极支持企业员工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的社团组织,市政府将给予适当补助,以推动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广泛开展。
对此,武汉市市长阮成发提出:产品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有鲜明的“赏罚分明”的态度。抓质量管理,重点是建立过硬的奖惩机制,引导企业将追求卓越作为永恒目标。在严惩假冒伪劣的同时,要制定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武汉名牌”等优质产品,进而提升武汉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实行“一次性死亡”,主要是针对一些关乎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制假售假行为,如果出现一次问题,没有任何情面可讲,立即对相关企业处以“极刑”,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