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湖北保康质监局、高新质监局传来喜讯,两局的有效证书分别达到35张和76张,提前完成2008年市局下达的35张和71张的目标任务。
两局在工作中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认识,强化领导。两局始终把“千证工程”作为落实监管责任,推动质监业务开展的重要抓手,被列为“一把手”工程,为顺利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深入企业作坊,重点帮扶,开辟办证“绿色通道”。
襄樊市乐天饮料厂原是一家只有3间平房的饮料小作坊,为帮助其尽快取得生产许可证,高新局的监管人员邀请专家帮助其设计厂房、化验室等生产设施,同时优化设计方案,挑选施工单位和化验设备生产单位, 为企业节省改造费用1万余元。
目前,该厂已投资50万元建成面积7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并获得果冻和饮料两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提前完成任务。保康、高新两局根据区域产业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保康县是我市的主要产茶县,但截止2007年茶叶取证企业只有2家,年产量占全县茶叶产量的20%左右,保康局认真分析该县茶叶生产的现状,决定采取典型带动和联合经营的方式来达到茶叶市场准入要求,通过茶叶专业合作社、招商引资等方式把全县95%的茶叶种植户纳入规范管理范围,2008年全县新办茶叶生产许可证5张,初步形成龙头企业+茶厂+农户的茶叶规模化发展模式,上半年产销量比去年增加20%以上。高新局根据辖区糕点、炒货、调味品等食品小作坊比较集中的特点,主要抓小作坊的改造升级工作,目前已使15家小作坊升级为食品企业。
针对后几个月的工作,保康、高新两局表示,他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千证工程”,加快食品小作坊的提档升级工作,争取让尽可能多的涉证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为确保襄樊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