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湖北省荆州市质监局组织的荆州市淡水产品养殖规程地方标准审定会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召开。会上,专家审定组对市质监局提出并牵头草拟的24个淡水产品养殖规程地方标准进行了审定。
该批淡水产品养殖规程地方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落实荆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抓水产”的发展方针,实施水产品壮大工程,帮助洪湖市建成全省首个淡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市,提高我市水产品的养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源头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近年来,荆州市质监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实施”的原则,从环境、水土、品种和种养殖、生产加工等方面,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促进荆州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转换。去年,组织起草并颁布了20个蔬菜地方标准,并开展“村村义务送标准”活动。
今年元月以来,荆州市质监局又组织长江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市水产局、洪湖市质监局、荆州区水产局、洪湖市水产局、荆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水产专业委员会和荆州市标准化协会等单位的近30名专家,历经数月的努力,几易其稿形成了24个水产品养殖标准草稿。专家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深入到洪湖市和沙市区的渔塘池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为科学制订荆州的水产品标准付出了巨大心血。
在审定会上,荆州市质监局局长蔡文武指出:我们要按照全覆盖、系列化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我市大宗农产品配套的农业系列标准体系。包括此次淡水产品养殖规程地方标准制定在内的荆州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要认真把握好三大规律,即实践规律、引领规律和价值规律,做到既先进科学,力争全国一流,又体现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标准的实施,促进荆州淡水产品提档升级,加快我市水产品标准化、特色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步伐。市质监局副局长肖泉该主持审定会,并就审定工作提出了要求。
审定会的专家审定组由荆州市质监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荆州市农业局、荆州市科技局、荆州市水产局、洪湖市水产局和荆州市标准化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审定采取专家独立审定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审定组认真听取了标准起草专家的意见,共同对淡水养殖地方标准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批地方标准结合了荆州市水产品发展的实际,采用了先进、科学的养殖方法,标准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的强制性标准,符合无公害产品的规定,符合标准文本格式的要求,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专家们还对标准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建议标准起草人员根据审定会议讨论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准作进一步的修改,修改完成后提交荆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予以发布。并建议标准的归口单位注意收集实施效果,以便改进完善,使标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不断提升我市水产业的档次和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