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质量技监局积极推进质量兴区战略,把质量兴区工作与全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使质量兴区战略成为了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
据悉,在此之前的2000年到2007年间,武侯区质量技监局就一直在致力于帮扶辖区内的企业走名牌发展、质量发展之路,帮助企业依托品牌优势发展壮大,零距离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管理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坚持一切工作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原则,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成绩显著。截至目前,该区共有44个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四川名牌产品,位居成都市20个区(市)县前茅;规模企业也从2005年的263家增加到目前的285家,工业总产值也从2005年的99亿多元一路飙升到2007年的177亿多元。
质量兴区的显著效果也使当地政府更加重视质量工作。据武侯区质量兴区领导小组副组长、区质量技监局局长朱艳介绍,为使质量兴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果,在日前召开的武侯区名牌企业宣传工作会议上,该区区委区政府明确要求:“十一五”末期(即2008年至2010年),武侯区要培育10个以上的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以及25个以上的四川名牌产品。武侯区政府在近日出台的《关于开展质量兴区活动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将质量兴区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在质量兴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本部门(系统)的质量工作,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扎实推进质量兴区工作。同时,承诺根据质量兴区工作的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并纳入预算,对开展质量兴区宣传、教育、培训、年度考核等各项具体工作给予经费保障,确保质量兴区工作的顺利开展,并首次将质量兴区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巩固发展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的思路,武侯区质量技监局已加大了对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四川名牌产品和自主出口商品的培育和保护力度,争取在短期内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武侯造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