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2日,济南机场创建国际卫生机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考核验收。由此济南机场成为继深圳、北京、上海、海口、南京、广州、成都等地机场之后第8个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的国际卫生机场。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按照国际卫生机场206条标准,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查看、审查技术报告、查阅工作台账等方式,对济南机场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
专家组认为,济南机场创建国际卫生机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机场为主,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及驻机场各单位共同努力下取得阶段性成效,呈现出五大亮点:一是污水处理实现了24小时自动检测;二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航空食品生产过程实行远程视频监控;三是传染病防控所需的P2实验室、负压隔离室的建设,达到了较先进水平;四是媒介检测使用数字化鉴定系统,提高了鉴定水平;五是机场急救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较为先进。
济南国际机场在规划建设时期即投入6000多万元,加强环境保护、绿化美化和卫生保障功能的建设。创建国际卫生机场工作启动3年以来,检验检疫部门、机场管理部门及驻场单位又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对卫生设施、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固体液体废弃物处理、公共场所卫生、航空器卫生、饮用水卫生、媒介生物控制、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整治和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和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各项工作已基本达到国际卫生机场的创建标准,为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考评验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