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黄圃镇9家腊味企业在自己的产品包装上贴上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消费者购买“黄圃腊味”,只要刮开专用标志上的涂层,通过电话或发短信或上网即可进行真伪查询。
为确保产品使用保护标志的权威性,黄圃镇政府、黄圃食品腊味商会目前已与企业签订了责任合约,一旦发现企业质量不达标的腊味产品,将终止专用标志的使用权,并接受有关部门的处罚和行业商会的制裁。而本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启用,也标志着“黄圃腊味”这一品牌受到世界知识产权的保护。
“黄圃腊味”迎来发展新机遇
11月11日,在中国食品基地黄圃镇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上,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黄圃腊味有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首批允许使用“黄圃腊味”标志的泰和、银华、今荣、创格、得福、业冠、金煌等知名腊味企业。食洽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国内首次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专题,联合众多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参展亮相。
作为广式腊味的发源地,“黄圃腊味”已成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了这些法宝和护身符,加上食洽会的强力助推,‘黄圃腊味’迎来了新的发展良机。”黄圃镇党委书记黄永林很有信心地说。
中山具有悠久而独特的岭南文化传统,拥有许多极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而如何提高企业的意识,鼓励和发动企业积极申请原产地标记保护、扩大中山名特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是中山局一项重要的工作。2006年4月,“黄圃腊味”经过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专家技术评审会严格的技术审查后,正式取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被纳入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积极推动原产地标记保护工作
2004年8月,中山局正式成立原产地标记保护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原产地标记保护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为充分发挥原产地标记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特殊地位和在保证和提高“名特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方面的特殊作用,针对中山企业对原产地标记认识不足、主动申请积极性不高的状况,中山局一方面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对中山的名特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进行了一次排查。在此基础上,按照原产地标记保护条件的要求,主要从地理环境、人文因素、传统配方、工艺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产品中,选出拟推行原产地标记保护的重点产品。同时,中山局召开名特优产品企业座谈会,积极邀请企业代表前来座谈,了解企业的需求,阐述产地证标记注册的积极意义。
另外,中山局将原产地标记保护工作与中山市实施名牌战略工作相结合,积极派员参加中山市实施名牌战略工作会议,加强与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如外经贸局、技监局,中山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等,就原产地标记保护工作在大会上进行详细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向企业进行宣传,使企业广泛了解原产地标记的基本原则、享有权利、应尽义务和申报办法等。原产地标记工作很快得到了企业的认可,黄圃镇政府更以政府名义为当地的腊味申请原产地标记保护,共同开展原产地标记保护工作。
这些产品的成功注册,将在有效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生产企业的权益、树立产品名牌意识、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