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地处山东省中部的青州市频传喜讯,9月19日,该市花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9月28日,迎来2007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的盛大开幕。青州市质量技监部门实施多年的农业标准化战略终于在这座古城开花结果。
花卉是青州市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当地人看到了花卉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于是纷纷搞起花卉栽培种植。但是,由于没有技术标准,当地群众只是凭经验栽培种植,所以种出来的花卉花期短,品种单一,收入较低,甚至出现烂市的景况。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青州市质量技监局决定从制定和推广标准入手,帮助当地群众走上致富路。为掌握第一手资料,该局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花圃基地,从选种、育苗、培育、种植及销售等环节进行了反复实践,总结优化出适合青州花卉栽培的最佳技术规范指标,并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制定出了《蝴蝶兰栽培技术规范》、《国兰质量分等》、《桂花盆景质量分等》、《石榴盆景质量分等》等4个推荐性地方标准规范。
在此基础上,该局标准化工作人员与花卉专家、农技人员组成技术工作小组,负责对花农的技术培训指导。先后在花农夜校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600余人次。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标准化推广工作,市财政先后投入资金10万元,黄楼镇政府投入25万元,市质量技监局自筹资金3万元用于印制各项宣传资料,大力宣传普及花卉种植标准化知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花卉园内设置种植技术要点标牌、专业户带头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大提高了花卉种植户的技术素质和标准化意识。
为进一步提高花卉种植园区的标准化进程,该局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于2004年12月得到国家标准委批准。几年来,该局进一步加大了对示范区的帮扶力度,他们与示范户专门签订了花卉标准化示范区合作协议书和工作责任书,建立种植档案,随时记录花卉优化栽培技术及管理情况。经过3年的示范推广,青州花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日前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验收。
目前,青州市花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0.7万公顷,形成了“十里花街,百顷市场,千户经营,万顷基地”的产业化格局,年交易额突破18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该市黄楼镇任家村是一个不足200人的小村,几年前户均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现在,这个村家家户户按照标准技术栽培种植蟹爪莲,户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