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上半年为止,我国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查机构已达80家,年增长幅度达40%以上。认可领域也从最初的机电设备制造监督和工厂条件检查,扩展到特种设备检验、爆炸性环境用设备监督检验、工程建设、商品检验、信息安全测评、健康检查、CCC工厂检查及其他工厂检查、危险品检验、运输条件检查、消防工程验收、道路交通工程检验、机动车安全检验等众多领域。检查机构认可工作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影响力迅速扩大,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检查机构认可工作开始于2002年。2004年8月,以零缺陷的优异成绩通过了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的国际同行评审,并于当年签署了检查机构认可国际互认协议,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据CNAS秘书长助理宋桂兰博士介绍,从概念上讲,检查机构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正式表明检查机构具备实施特定检查工作能力的第三方证明。其能力要求包含了对人员资格、设施、设备和环境、样品控制、检验方法、标准操作程序、记录体系等一系列的要求。
“这里所说的检查是对产品设计、产品、服务、过程或工厂的核查。” 宋桂兰认为,“检查可以是一种独立的合格评定活动,也可以是认证程序的一部分,检查结果可以用来支持认证。”
目前,检查工作的对象包括:产品,比如货物、成品、软件;产品设计,比如EMC检查;服务,比如宾馆服务检查;过程,比如生产、加工过程检查;在用设备,比如电梯、锅炉、游艺机、船舶等;设施,比如建筑、桥梁、道路、电站、厂房等;动植物,比如动植物检疫;人员,比如健康检查等。
一般来说,典型的检查机构包括:验货机构(商品、货物检验、鉴定机构),设备监造机构,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特种设备检查机构,工厂(生产过程)检查机构,检疫机构(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车辆检查机构,航空器检查机构,船舶检查机构,建筑检查机构(房屋、道路、桥梁)等。
那么,获得了检查机构认可,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在宋桂兰看来,对检查机构自身而言,取得认可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提高竞争力、减少风险。同时,获得检查机构认可也是市场准入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获得检查机构认可会成为买方选择检查机构的依据,或者成为重大招标项目的竞投条件。更重要的是,检查机构认可的国际多边承认机制已经建立,获得检查机构认可也成为与国际接轨、获得国际市场准入的一个必要步骤。
据介绍,近年来,CNAS在提高检查机构认可工作有效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为客户举办评审准备会议,介绍评审要求,集中解答问题,介绍识别检查活动和检查机构的方法;强化认可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做好前期把关和能力验证引入工作,完善现场评审作业文件,完善技术文件,优化评审员队伍。
此外,CNAS还成立了检查机构技术委员会及特种设备、工程建设和商品检验等3个专门委员会,CNAS秘书处还设置了专门的处(室),统一管理检查机构及相关实验室的认可评审工作。同时,CNAS继承了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检查机构及相关实验室认可的技术体系文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目前,CNAS已经制订了11份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特殊检查领域的应用说明,其中《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机动车辆安全检查领域的应用说明》、《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文件鉴定检查领域的应用说明》、《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法医学检查领域的应用说明》等3个文件是新增加的,今后将随着认可领域的不断扩大而继续增加,为认可工作质量和水平提供技术保证。
据CNAS检查机构处有关负责人牛兴荣介绍,在目前的检查机构认可领域中,较为成熟的特种设备、工程建设和商品检验领域的增幅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商品检验领域,认可的影响力和普及程度已相当广泛,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检查机构认可结果的采信程度也越来越高。此外,在信息安全测评领域,检查机构认可工作也逐渐为业内人士所接受并渐成热点。与此同时,某些领域的检查机构认可工作已经在局部地区形成了热点,如江苏省内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承担出入境健康检查的机构等,已经全部申请了检查机构认可,使得该区域检查机构认可的步伐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牛兴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目前的发展看,检查机构认可工作还存在法律法规要求与认可的融合和协调等问题,需要尽快研究解决。同时,今后还需要在扩大宣传和继续完善认可技术文件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评审员队伍建设,提高评审的质量和一致性水平,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优质的认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