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山东诸城市质量技监局启动了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将持续到今年秋末。据悉,诸城市质量技监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不搞面子工程,争取使活动收到服务到位、宣传到家、打假彻底的成效。
据介绍,诸城市现有耕地1万多公顷,共有黄烟、元葱、生姜和辣椒4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区,占总耕地面积的3/5以上,年产量3.84万吨,农民年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另外还有部分农民以散户经营的形式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诸城市虽然是一个农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但是由于农资生产企业数量较少,大部分农资都需要从外采购。为此,帮助广大农民和农作物生产加工企业把好农资产品进货关,帮助农民提高识假辨假的能力,预防质量事故发生成为诸城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
据诸城市质量技监局负责人介绍,落实从源头抓质量的方针,该局加大区域监管队伍的巡查力度和次数,对辖区内农资生产企业的原料进货关、生产过程及产品出厂方面进行严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同时,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的指示,诸城市质量技监局对市场上销售的农资产品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和定量包装大检查,严格查处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以确保百姓买到合格农资。目前,该局对全市农资经销业户进行有效清查,检查各类农资300多种,有力地打击了计量欺诈行为和无证经营行为,为老百姓把住产品质量关。
该局更加注重在农资产品销售和使用环节上的把关,开通农资免费检测绿色通道,并将其扩展到经销业户。只要经销业户感觉所售农资有质量问题,就可以到该局进行检验。他们开展进百村、入百户、抽百样活动,充分发挥质量技监职能,利用监督、执法、检测手段,把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执法打假工作拓展到田间地头,贴近到农民群众身边,对农民感觉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免费检测,以确保农资在使用环节上不出问题。据记者了解,自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以来,诸城市质量技监局已检验农户及经销业户提供的化肥样品36批次,接受群众咨询150多人次,到农户家中抽取样品42批次,检验结果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经过与广大农民兄弟进行贴心交谈和调查之后,该局工作人员发现农民最为缺乏的是识假辨劣的能力,最需要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意识。为此,诸城市质量技监局从过去仅仅宣传《产品质量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翔实的工作计划和部署。该局工作人员收集了许多农资、农机、配件等方面识假辨假的小知识,并配成图片和文字装订成册,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利用广播、发放明白纸、粘贴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和指导。
春耕之前,诸城市质量技监局又开展了新一轮的质量宣传活动。他们组织辖区内以及邻近地区的优秀农资、农机等生产企业一起开车下乡,深入到各个乡镇广泛宣传,在现场为百姓进行指导和接受群众咨询的同时,将质量可靠的农资产品带给农民。据了解,仅3月17日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启动的那一天,诸城市质量技监局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0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