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饮料成为人们解暑的佳品,其安全卫生直接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日前,山东省平邑县质监局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县饮料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抽样检验。结果表明,消暑饮料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
对市场上生产销售的25家、20个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抽样合格率为75%,检查发现部分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不合格产品主要问题是菌落总数超标、总酸含量不足、苯甲酸超标、标签内容不符合标准规定。菌落总数是衡量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程度重要指标之一。菌落体系包含微生物种类很多,菌落总数超标,反映食品已受微生物污染。总酸含量是食醋产品重要品质指标之一,造成总酸含量不足,多因工艺控制不当,发酵不充分造成。苯甲酸可抑制微生物生长,是食品中常用防腐剂之一,过量使用会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针对存在的问题,该局将已按相关规定责令其限期整改,并采取措施:
一是加大了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执法人员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大对市场饮料、冷饮的无证查处,严厉打击无证销售和伪造生产许可证销售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向经销商和消费者宣传《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QS”标志的含义和获证产品的范围,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二是完善记录。严格检查企业原辅材料进货台帐、使用台帐、生产过程记录和成品出厂检验报告。
三是检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重点查看是否有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或滥用非食品原料的情况。检查一旦发现饮品中存在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等违禁用品的,立即进行封存,并严格追查其来源。
四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产品质量抽检,严厉打击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等质量违法行为。
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一定要注意辨别真假,假饮料瓶由于密封不严,捏起来手感很软,一般颜色都不正常,或是很深或是很浅而且字迹很模糊,喷码不清楚,可以擦掉,往往标注的厂名等信息也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