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来,福建省三明市质监局采取五项措施,积极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三明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与监督抽查工作相结合。重点抽查农资产品是否存在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效成分不足、虚标含量、偷减养分的现象。
二是用好12365投诉举报系统。以12365投诉举报电话为线索,推进农资打假工作深入开展,利用开展农资打假惠农现场活动时机加大投诉举报电话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12365投诉举报电话在农资打假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建立涉农案件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对涉及农资产品的投诉举报做到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报告,对消费者投诉与媒体曝光较多的企业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查处无生产许可证、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和虚假标识标注等违法行为。
四是积极建立部门联合行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同农业、工商、公安部门的协作配合,适时开展联合行动,查源截流,提高综合整治效果。
五是以“双打”专项行动确立的重点区域整治为抓手。严格按照省、市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农资产品质量综合治理,对已经整治过的区域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9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销售企业53家,监督抽查样品27个,不合格10个,查获严重不合格化肥114.6吨,涉案货值3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