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质检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质检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需要集全系统之智、举全行业之力,以宽广的视野、辨证的思维和大胆的探索,不断践行,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发展。
近年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呼声日渐高涨,廉政文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与此相应,各行各业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也春意渐浓,呈现出了可喜的势头,为反腐倡廉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如何保证行政执法的公正和规范,怎样确保为国把关、为民服务、为检清廉,是摆在质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是因为吻合这种需求,大质检廉政文化由此应运而生。
大质检廉政文化是质检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廉政文化建设是质检事业成长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大质检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整合、优化,从而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理性推进的系统廉政文化。
我们谈大质检廉政文化,首先要搞清楚它的基本含义。笔者认为,所谓大质检廉政文化,就是关于质检系统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现实上的反映。从字面上看,这一概念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廉政与文化。从二者的结合上看,廉政文化至少应该包含这样的内容:用文化的视角和方法来探索、研究廉政的观念、制度、行为、表现等,并用文学、艺术等鲜活的文化形式来推广和传播。所以说,大质检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建设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文化建设应包括廉政内容,廉政与文化同频共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那么,如何在质检系统中培植和打造廉政文化呢?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界面上对廉政文化进行有效的探索呢?笔者认为,任何文化的起源、发展、完善都离不开人,否则就无从谈起。鉴于此,大质检廉政文化的培植和打造,要坚持人本理念,并至少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用先进的事例教育人。多年来,质检系统的各级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一岗双责”制度,在廉政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通过树标杆、学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事例来感召人,在职工中进一步确立了为检清廉的理念,弘扬了廉政廉洁的精神,培育了系统的廉政文化,从而为质检事业的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用廉政的警句激励人。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清官廉吏,记载和流传着许多廉政名言,这些脍炙人口的警句、格言、故事深深地启迪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起到了反腐倡廉、净化社会风气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除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外,还要颂扬读书明志、以德律己等好的做法,帮助职工在思想上构筑起强有力的道德防线,从而更加有效地抵御各种腐败的侵蚀。
——用良好的作风带动人。“磨破嘴皮子、不如做样子”。质检系统要做到:党风正、行风好、作风实,领导带头至关重要。因此,要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敦促他们自觉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使之真正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营造知廉、崇廉、守廉的良好氛围。
——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人。多年来,我们在培植廉政文化的过程中,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纪律、规定、守则、承诺、令、状等切合实际的规范性文件,有力地促进了系统内的党风、廉政建设。但就目前而言,有的制度的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有的部门的廉政建设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事前的监督和防范还有瑕疵。因此,要在加强教育的基础上,多管齐下,多种形式地对干部职工进行约束,尤其是对裁量权较大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其他行政执法以及分管人、财、物等相关的工作岗位和人员,要加大监督力度。在监督的层面上,要分门别类;在监督的方式上,要形式多样;在监督的时间上,要合理安排;在监督的结果上,要注重实效,使之真正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值腐败,不敢腐败。
——用反面的典型警示人。在众多的反腐倡廉活动中,引用反面典型来告诫干部职工,不失为是上策,无论是观看警示片,还是到监狱听贪官的忏悔,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当犯罪分子痛哭流涕,痛不欲生,幡然悔悟时,教育效果就更佳。它会刻骨铭心地提示人们:罪与非罪只是一步之遥,贪与不贪只是一念之差。如果不能做到“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那么明天的你就可能会成为今天的他。
总而言之,任何一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廉政文化一旦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它将起到法律制度不能替代的作用,其影响是根本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的。大质检廉政文化的培植与打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制定具体的建设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安排,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弘扬廉政思想,增强廉政意识,倡导廉政道德,才能营造出浓厚的廉政文化环境。
建设大质检廉政文化,其最终目的是预防和惩治腐败,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此,我们要在开局良好并已取得一定业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把大质检廉政文化建设提到新的高度。目前,建议把握好以下方面:
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大质检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必须树立科学精神和长效意识,才能有所收获。各级组织和职能部门,应从长计议,科学规划,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立足长远,着眼现实,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分段实施,为培育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相适应的大质检廉政文化奠定基石。
全系统动员,全社会参与。大质检廉政文化建设,不是哪一级领导、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系统各级组织的大事,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系统中的每个人,都要积极投身于廉政文化的建设中去,自觉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从而强化自己的廉政廉洁意识。建设大质检廉政文化,还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政府的廉政”如果没有“社会的廉洁”是难以为继的。
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大质检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管人、管财、管物、管企业的科室,关键在这些“权力部门”有“话语权”和“决策权”的干部职工。因而,在廉政文化的创建中,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及时有效地对重点敏感岗位实施监督管理,对关键人员要加大交流轮岗的力度。同时,要教育广大干部走出“官本位”、“权本位”的误区,强化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特别要使领导干部牢记“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的道理,不在迎来送往中乐此不疲,不在灯红酒绿中流连忘返,不在升官发财中煞费苦心,不在文山会海中虚度年华,真正为国家把好关,为人民掌好权。
坚持不懈,总结提高。大质检廉政文化的建设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有它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要点点滴滴,逐步积累;要和风细雨,慢慢浇灌;要潜移默化,渐渐渗透。可与文学为伍,与艺术结伴,与多种相关活动相融。与此同时,还要善于总结,不断提高,创新发展,永远激励质检系统廉政建设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