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有关结合审核问题初探(二)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审核员能力评价与审核组选择

  结合审核涉及多个标准,条款多、信息量大,审核计划和时间安排相对紧凑。因此,对审核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核员不仅要熟悉和理解这些标准的通用要求和差异,还要具备相应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法规、适用标准;同时,审核员还要具有清晰的审核思路、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认证机构对此要予以足够的关注。从事结合审核的审核员除要求具备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T)规定的单体系能力以外,审核组成员的能力必须同时满足三体系的要求,必要时应进行专门的更严格的能力评定。

  在某些情况下,如认证机构没有同时具备QMS、EMS、OHSMS三体系审核能力的审核员时,也可以考虑采用各单体系审核员组成的审核组,但审核组长应是具有三体系审核能力审核员,而且要适当增加审核人日数。否则,审核组将面临不能满足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审核人日数的规定。如果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充分时,审核组可以配备技术专家,在选择技术专家和评价其能力时,要考虑该专家是否同时具备相应三体系的专业能力。

  结合审核的实施

  结合体系文件审核

  对结合体系文件进行审核,主要是审核受审核方的结合管理体系文件在总体上是否符合各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管理手册的审核主要包括:
  1)文件化的方针和目标(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及符合组织的实际。
  2)是否明确各职能与层次的职责和权限。
  3)对结合管理体系核心要素描述是否全部覆盖了3种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若对标准条款有删减,理由是否适当。
  4)管理体系文件总体结构是否协调一致,文件的管理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的要求。
  5)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是否明确。

  程序文件审核

  在QMS、EMS、OHSMS标准中,存在一些兼容的要求,对这些程序可以一并审核。不同的管理体系有侧重点的地方,凡涉及标准本质的体系文件都应单独编制,尽可能地体现不同管理标准间的区别;组织用一套程序文件难以完全覆盖组织内所有的产品、活动和服务的过程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控制、重大危险源控制时,则宜编制独立的分体系文件,这样有利于体系的总体绩效。

  结合审核的文件审核可以安排在第一阶段审核期间进行。当文件审核的结果不能满足标准和组织实际运行的需要时,应给出书面的文件审核报告,并给出修改意见。

  结合审核的计划

  结合审核的审核计划不宜将QMS、EMS、OHSMS计划分开编制。审核员的分组,应尽量保持每个小组有一名级别审核员。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级别审核员同在一个小组时,审核计划应表明他们的分工。第二阶段审核计划的重点要以第一阶段审核所获取的信息为依据。结合审核计划应覆盖受审核方申请认证的管理体系标准的所有适用要求,以及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所有部门和场所,包括多现场和临时现场。专业条款和受审核方专业部门的审核,应安排专业审核员或带有技术专家的小组进行。

  由于目前大多数组织在确定QMS、EMS、OHSMS承担主要职责的部门可能不一样,这给编制结合审核计划,特别是分组和时间分配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例如QMS方面,质量检验部门可能是主控部门,而在EMS、OHSMS方面该部门可能不一定是审核重点;在EMS方面后勤管理部门可能是审核重点,而在QMS、OHSMS方面该部门不一定是审核重点。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审核经验,笔者认为,审核前,首先,应与受审核组织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其管理体系的结合程度,做好审核的准备工作。第二,对结合审核组长除要求有丰富的审核经验和控制结合审核的能力外,还应对组织结合管理体系总体有效性作出准确评价。第三,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结合审核程序和(或)结合审核作业指导书,以指导审核工作。

  审核准备和专业引导

  结合审核的准备和专业引导比单体系审核尤为重要,当前,多数认证机构的三体系审核员基本以QMS(也有EMS或OHSMS)单体系为基础,对其他的管理体系的专业知识比较薄弱;对于EMS和OHSMS审核,很难界定哪项活动、过程和服务具有专业特点,特别是针对不同的组织和专业性质。所以,在正式审核前,审核组长应召开专门的会议,就受审核方的第一阶段的审核需传递的信息和第二阶段的审核重点、难点,本专业的特点、过程,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方法,相关的法规及标准进行专业指导。

  笔者认为,该三体系的审核有共同的思路,就是要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从最初识别市场到最终满足要求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来识别、评价(评审)和控制过程、环境因素、危险源。审核首先需进行“过程识别”即:把所有的工作、产品制造、管理措施等每个层次、区域、项目的活动都作为一个过程来分析,并明确受审核方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明确各个流程、岗位、部门、层次之间的接口和相互关系,使审核过程具有针对性,区别对待,重点突出。
作者:柯章勇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1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