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享誉全国。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物流产业基地,众多的产品通过山东省临沂市来“流通”,临沂很好地保证了这些产品的质量,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市长张少军看来,这一切皆因临沂加强了质量这个市场最大的竞争力。
“临沂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尤其是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后,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和意识到,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注重打造临沂品牌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质量问题。”张少军代表说。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2009年,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临沂市推出了市长质量奖。
令张少军代表深感欣慰的是,从首届市长质量奖的评选来看,社会参与热情高涨。“市长质量奖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市长质量奖已成为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张少军代表表示,推出市长质量奖,只是通过榜样力量抓住质量竞争力的一个终极体现。为了培育出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与产品,临沂市更注重打造区域制造优势和抓住标准这个市场竞争的“牛鼻子”。
临沭县有化肥、沂南县有电动车……就在临沂市内,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把这种集中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的优势,成为临沂市政府思考的重点。“我们最后想到的办法就是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基地的方式,做大产业,做强企业,提升质量,获得市场。”张少军代表说。
这样的策略取得了累累硕果。不仅作为产业集聚地的临沭县、兰山区和费县先后被授予“创建全国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先进县(区)”,临沭县、沂南县被评为首批山东省“优质产品(化肥、电动车)生产基地”,还诞生了金正大等一批知名企业,掌握了大批核心技术,如久泰化工的二甲醚、鲁南制药的系列生物药品、临工的智能装载机、金正大的控释肥等产品,已成为拥有自主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优秀高新技术产品。
反过来,这些知名企业和核心技术又在获得标准话语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正大、金沂蒙、鲁洲等13家企业参与制定和修订46个国家和行业标准,占领了市场制高点。“2009年,临沂市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了山东省第一个联盟标准《纱线针织劳保手套》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年,我们将着力尝试在罐头、复混肥等产业制定联盟标准,进一步提升产业的整体档次。”
城市名片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因濒临沂河而得名。
临沂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是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中心城市。借助优越区域优势,临沂市近些年工业发展较快,有食品、木业、化工、机械、建材、医药、纺织服装、冶金为八大支柱产业,特别是物流业发展迅速。
临沂资源比较丰富。农产品产量高、质量好,有花生、黄烟等八大特色基地和蔬菜、果品两大优势产业。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有82种。水资源比较丰富,总量及人均占有均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