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质监局是质监部门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和源泉。江西德兴市质监局近年来积极探索区域监管新模式,就如何加强基层质监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实行“区域划分、任务到片,股室联动、条块结合,五位一体、综合管理”的工作模式。
县级质监局是履行质监行政管理职能的基层单位,也是推进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基层质监局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管工作不深入细致。一方面受人员编制的限制,每个股室只有两至三人,对全县范围而言其监管力量常常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在监管过程中出现重复检查、重复执法。二是人员素质不适应当前工作形势。人才交流不多,基层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综合监管和执法办案能力难以较快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手段缺失,严重制约了基层质监事业的发展。三是基层文化生活单一,发展缺乏原动力。文化理念不统一、窗口建设不规范、制度建设纷繁复杂、职业素质参差不齐、文体活动偏重形式。
近年来,我们江西德兴市质监局就如何加强基层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实行“区域划分、任务到片,股室联动、条块结合,五位一体、综合管理”的工作模式。五位一体的区域监管模式表现出四大优势:一是质监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监管责任更加明晰,服务企业更有针对性;二是加强了与乡镇的沟通,监管触角延伸至乡镇、村,进一步发挥乡镇协管员的作用;三是避免多科室对企业多头管理、重复检查,实行综合监管和一站式服务,减轻了企业负担;四是实行一岗双责既有效地落实区域监管,又解决了与上级职能科室有效接口,同时基层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复合型质监人才。
重心下移
区域划分、任务到片。长期以来,质监系统基层只有县一级质监局。随着质监工作职能的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两大安全,要求监管工作必须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不能留死角。根据监管执法实际需要,县级局可以尝试在乡镇设立质监分局,以龙头企业分布和经济区域为核心,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设立乡镇质监分局,实行“区域划分、任务到片”。按照“重心下移、分类监管、量化考核、层级负责”原则,加强质监分局的人员配备。根椐县级局人员实际情况设3~4个分局,每个分局3至4人,同时加强与乡镇政府的沟通和联系,建立乡镇协管员制度,有效发挥乡镇协管员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延伸监管触角。
股室联动、条块结合。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还要进一步规范县级质监局机关的内设机构,合理规范质监局的内部职能分工。结合基层质监局实际,打破上下一一对应的机构设置模式,建立统一高效、运转灵活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机制。为便于与上级对口联系,综合协调全局各项业务工作,实现统分结合,整体联动,县级局可以根椐实际设立诸如特种设备监察股、食品质量认证股、标准计量监督股3个职能股室,按相应质监职能与上级科室对口,统一指导、协调全局业务工作,实现上级局、县级质监局与质监分局上下联动,提高整体合力。各职能股室的人员组成可以根椐县级局人员情况进行整合,在各分局中抽调人员组建职能股室,这些人员既是局机关股室人员又是分局工作人员和信息员,实行一岗双责。
五位一体、综合管理。要全面落实“质量、计量、标准化、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五位一体、综合监管”,一是要充分发挥乡镇质监分局的能动作用,完善辖区动态管理,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推行辖区网络化管理,规范动态监管巡查;二是要构建质监分局综合监管网络,构筑企业信用监管平台,质监分局应定期与县级质监局核对辖区内企业信息,并通过局域网与县级以上质监局实现监管、巡查监管、执法办案信息共享;三是要深入推进企业分类监管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区域监管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加强管理
首先,实行“五化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推进基层质监建设的基本要求,要积极导入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基层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德兴市质监局总结了“五化”管理理念,即:工作的制度化、业务的程序化、督察的经常化、办公的信息化、管理的人性化。以规范工作制度、业务程序为重点,建立健全基层工作规范,优化办事程序,严格抓好制度的落实,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推行工作的督察机制,保障各种制度和规范的落实;进一步加大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政务平台和信息网络推行政务公开、局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
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实行区域监管模式后,如何处理好职能下放和统筹全局的关系,是县级质监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一是要在机制上全面推行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创新基层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在考评上,通过对年度目标任务的分解,细化到每个监管办事环节,将监管权限具体化、工作目标数字化。通过目标考核、评先创优、经验交流和各项奖惩,把激励机制和鼓励机制落到实处。三是在具体操作中要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不断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最后,加强基层质监文化建设。加强质监文化建设,是推进质监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内在保障,是凝聚发展力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德兴市质监局大力开展质监文化建设,使每个质监干部职工真正认识到落实“区域综合监管”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人人为之工作、自觉为之贡献的局面。按照“精心、精细、精准、精益求精”的文化理念要求,在全局大力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以文化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培养情操、激发热情、推动发展。同时,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总结出了“开拓创新、团结务实、公正廉洁、惟德乃兴”(德兴)铜都质监精神,体现了基层质监干部职工共同的精神追求。
总而言之,区域监管作为推进基层建设的一种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体制管理问题,区域监管是基层局根据实际探索的开展的一种监管模式,整个体系没有和质监垂直管理模式接轨,没有经费和编制的保障;二是这种监管模式对基层监管人员自身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当前基层质监人员工作综合能力离监管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三是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和行政资源,妥善处理好条块关系、上下业务接口、信息共享等方面还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完善。
(作者为江西德兴市质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