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辖区有著名全国的“中国(地方)国际罐头城”,全县拥有果蔬罐头生产加工企业90余家,因此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使用工作,是质监部门提高保罐头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主线。围绕这条工作主线,该局把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工作的工作列入议程,摆上位置,并在长期的监管工作中摸索出了一条用严格的制度来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的路子,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完善登记备案制度。该局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工作中,要求所有使用添加剂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到质监局进行登记备案。对食品添加剂实行了双档管理制度,即一份纸质的档案,内容包括添加剂的名称、加入食品的名称、加入的数量、时间、操作人员的姓名、加入时间等。一份为电子档案,此份档案存入食品区域监管工作人员的掌上电脑,主要内容工作人员巡查的时间、巡查人员的姓名、生产加工企业是否按规定加入添加剂等。并规定企业在更换添加剂种类时,必须及时变更登记。通过实行食品企业添加剂登记备案制度,对企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实现了动态监管,对使用管理的过程进行了全程掌控。
二是健全使用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的责任,局分管领导是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企业法人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工作监管工作人员是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工作的连带责任人,局领导、监管工作人员和生产企业层层鉴定了责任书。在实际工作中监管工作人员根据生企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状况,积极帮助企业完善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帮助生产企业建立健全了食品添加剂出入库台帐,对添加剂的进货时间、数量、生产厂家名称、生产日期、合格证书编号、添加剂的使用、含有添加剂的产品名称、数量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切实把好食品添加剂的进货源头关和使用关,对添加剂的进货、使用进行动态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三是实施管理使用培训制度。举办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培训班,对全县120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培训。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使用原则、食品分类、食品添加剂备案、标识标注及标签评价的有关内容、食品生产许可证及区域监管的有关知识等进行了解释和辅导。并就新标准规定的添加剂共有22类1812种的变化比较进行了专题解答。通过培训帮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时了解、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以及添加剂的标注、食品标识、食品营养标签规范等有关规定。
四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该局督促生产企业严把产品出厂关,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按照要求和有关法规加强对产品的出厂检验力度。对有检验设备但由于检验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不能真正形成检验能力的生产厂家,除定期举办检验人员培训班外,还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产企业的检验送到县局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所跟班学习。在没形成检验能力之前,督促企业利用送检的方式到正规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同时,建立了生产加工企业成品出厂台帐制度,每个生产加工企业必须严格记录使用添加剂产品的销售的去向和数量情况,切实形成食品销售后的信息反馈链条,做到了真正知道产品销往那里,销售产品的具体数量。
五是严格落实监管制度。该局结合区域监管机制,适时加强了监管力度。充分利用日常巡查、定期监督检查等时机,工作人员进原料库、入成品库和生产车间,严格检查企业添加剂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现场查看添加剂的品种、范围、用量是否符合规定。同时,在实施食品定检计划的基础上,专门制订了食品添加剂检测计划,加强了对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产品的检测频次,确保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