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州检验检疫局对一批进口棉花进行现场开箱检疫查验时,发现运输司机正在拆除该集装箱箱门封口处由口岸卫生除害处理企业加施的硫酰氟熏蒸标识。职业的敏感使检验检疫人员初步判断本批货物经过硫酰氟熏蒸后没有实施放风散毒处理。经用仪器检测,本批进口棉花全部7个集装箱内均有大量硫酰氟药物残留,确定是口岸卫生除害企业实施药物熏蒸后没有进行通风散毒处理。德州检验检疫人员立即指导企业把集装箱调离到安全地带进行放风散毒,经再次检测硫酰氟药物残留达到安全限度后才允许企业卸货,从而避免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有效防范类似质量安全事件发生,消除出入境货物药物熏蒸卫生除害工作的安全隐患,德州检验检疫局重点把好三个环节。
加强对卫生除害处理企业监管,督促卫生除害处理企业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对货物实施熏蒸检疫处理,既要达到检疫除害效果,又要确保安全。对卫生除害处理企业工作质量监管,可以探讨建立口岸局与内地局之间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及时通报卫生除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掌握对卫生除害处理企业的监管重点,提高监管有效性。
积极协助集装箱场站、进口企业做好对运输司机、装卸工等有关人员检疫知识培训,要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检验检疫部门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检验检疫人员实施集装箱货物开箱检疫查验时,对经过药物熏蒸的货物进行药物残留量检测,确认药物残留在安全范围之内方可开箱作业,把好最后一道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