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尔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俄长达7000公里边界线上唯一距离最近、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对应口岸。如今,黑河这座被誉为天鹅项上的熠熠生辉的明珠,在“检徽”的映衬下,更加耀眼夺目。
2009年,黑河检验检疫局深入开展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用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在黑河口岸开创了检验检疫对外交流的新篇章,“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成果显著。
沟通打开合作之窗
“车局长你好,我是阿穆尔州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我们正式通知您,关于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的合作以及相关产品质量监控合作等项目已获批准,拟在2010年度进行”,通过电话,黑河局局长、党组书记车成利听到来自阿穆尔河彼岸同行兴奋的声音,车成利开心地笑了……
自2008年11月28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检验检疫局、俄罗斯阿穆尔州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蒙古国卫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研究中心以及黑河局等8个部门在哈尔滨市举行了中俄鼠传疾病联合监测工作阶段性总结会。对自2006年以来,中俄边境地区鼠传疾病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延展到了俄罗斯的远东边境沿线至哈巴洛夫斯克边区。如今,这一项目不但获得我国科技部的立项,还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和认可。
2010年,该局将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相关部门在《中俄边境蜱携带病原流行病学调查和比较研究》、《中俄输入输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官方全程监控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两个研究项目上开展合作,将推动黑河口岸的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状况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黑河局的“外交”一直走在了全国各口岸的前茅。在沿边开放口岸中,黑河市曾经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个开通了对原苏联边境贸易,第一个开通了对俄边民互市贸易,第一个开通了边境口岸因私旅游,第一个开通了国际旅游包机业务等,在这些“第一”的创造中,黑河检验检疫部门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都为这些“第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互信建立安全之桥
疫情是中俄检验检疫部门合作的纽带。从2003年“非典”疫情起,黑河局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防疫局、区域国家交通卫生防疫监督中心建立了中俄边境口岸上第一个疫情通报热线电话。2009年,又与相关部门在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禽流感防控等方面进一步沟通与交流,形成互信的合作机制,双方的合作交流迈上了新台阶。
2009年5月,在我国出现第一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俄地方政府非常担心疫情从黑河口岸传入,几次召开会议商讨对策,甚至有人提议关闭口岸。为了解除俄方的担心,保证口岸正常运转,黑河局主动通报我国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状况和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解决了俄方的疑虑和不安,避免了口岸封闭的不利后果。对此,俄阿州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阿州总防疫师斯米尔诺夫致电感谢中方检验检疫部门的积极态度和坦诚通报。
2009年5月20日,俄阿州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派代表团一行3人到黑河口岸考察甲型H1N1流感防控情况。对黑河口岸的登轮检疫、入境人员健康申明卡填报、出入境人员体温检测等工作环节进行了实地考察后,该代表团的团长茹科娃由衷地说:“黑河口岸被检验检疫部门‘上锁’了。”
互利铺设双赢之路
在产品质量方面,黑河局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相关部门还在共同把关,提高口岸进出口商品质量方面进行有益合作。2009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黑河口岸出口的两批蔬菜硝酸盐超标的情况后,黑河局立即针对黑河口岸出口果蔬检验检疫问题,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兽医与植物卫生监督局举行会谈,在建立共同检验检疫机制的基础上,加强产品退运、情况通报,双方专家组成确认小组,及时对产品进行复检使出口产品质量评鉴符合于俄方进口果蔬硝酸盐的检验方法和限量标准,保证了出口果蔬的质量安全。
近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汽车和工程机械的需求迅猛增长,我国制造的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汽车和工程机械源源不断出口到俄罗斯。黑河局还与俄相关部门共同对俄布市中国产汽车和工程机械销售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详细调查了我国出口汽车和工程机械在布市的使用情况、故障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根据这一调研结果,双方加强了对我国出口汽车和工程机械的检验,提高了我国出口汽车和工程机械的质量。
黑河局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相关部门的合作是广泛的,这些实际有效的沟通与联系,为双方的互信、互利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俄卫生部副部长、国家总防疫师奥尼先科在考察俄罗斯阿穆尔州时,对黑河局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的深度合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赞扬,连声称赞说,“你们是中俄边境线上合作得最好的两个检验检疫部门,是其他口岸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