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山东昌邑市的纺织印染企业却逆势而上,创造了不凡的经营业绩。昌邑家宜巾被有限公司2008年销售收入超过4亿元,出口创汇达700万美元,一举成为山东省毛巾生产龙头企业;昌邑华达织造有限公司创下了年销售额7亿元的历史最好纪录,该公司的高活性印染技术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昌邑市纺织印染企业在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逆境中实现了新突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质监部门的有力帮扶和指导。
纺织印染业是昌邑市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是十几年来,由于多数企业脱胎于家庭式小作坊,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比较淡薄,限制了纺织印染企业的发展。昌邑市质监局在调研中敏锐地感觉到,如果不改变这种粗放管理、贴牌生产的现状,昌邑纺织印染产业将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为此,昌邑市质监局把振兴纺织印染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从标准、计量、质量三个方面入手,指导企业走规范化、精细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为建立健全纺织印染业的标准化体系,该局对桑蚕丝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研究,起草形成了《桑树种植条件及要求》、《桑园管理技术规范》、《养蚕技术规范》等3个地方标准,并为13家纺织丝绸企业制定了行业规程标准,使这些企业从原材料生产到成品加工都做到了有标可依,形成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同时,为规范全市纺织印染企业标准的采用和执行,该局先后举办了十多次纺织标准宣贯培训班,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目前,昌邑市已有3家企业通过了标准化良好行为验收,3家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完成了与世界先进标准的接轨。
针对纺织印染企业能耗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该局专门成立了计量服务队,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加大对企业在用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检修力度,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尤其针对印染业的污水排放,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促进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该局已为全市纺织印染企业设立300多个能源计量点,对煤、电的消耗进行实时重点监控,有效推动了企业的节能增效。
虽然昌邑市纺织印染企业数量众多,但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附加值低。为改变这一局面,该局大力实施了名牌战略。他们一方面广泛宣传名牌战略的重要意义,逐渐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的名牌申报机制。同时,将规模较大、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列入重点培育对象,调整原先重生产轻销售的策略,积极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指导企业扩建产品出厂检测中心,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优秀的检测人员,实行检验员和生产车间一对一管理,在产品质量上下狠功夫,逐步树立品牌形象。几年来,在昌邑市质监局的帮扶和指导下,全市纺织印染企业名牌产品年年增加,目前已取得中国名牌产品1个,山东名牌产品6个。其中,昌邑丝绸还在2006年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该局扎实有效的帮扶指导工作,使昌邑市纺织印染产业这一百年“老调”弹奏出新的发展旋律。目前,昌邑纺织丝绸产品远销美、英、法、日、德、意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8年,全市纺织业工业总产值达150多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