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绍兴市政府召开部门协调会,专题研究部署“十小”行业整规和市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决定从现在起至11月底,在绍兴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绍兴市质监局牵头,联合工商、卫生、农业、市经贸、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开展豆制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专项整治,合力打造豆制品放心工程。在生产加工环节专项整治上,绍兴市质监局“四字”并举,努力做好“准”、“扶”、“引”、“检”四篇文章,有力地推进了豆制品生产加工行业的规范提升。
一是以“准”字当头抓规范。加快实施豆制品市场准入制度,引导、督促生产加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对达到一定规模、基本符合准入要求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对硬件和软件存在一定差距,但经改造提升后基本具备准入条件的企业,及时整改;对生产条件差、管理水平低、安全隐患大的小作坊进行取缔。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已扶持2家以上较大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取得了QS证,为整治规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以“扶”字当头抓帮促。按照绍兴市政府“菜篮子”工程实施要求,2009年已实际到位扶持资金42万元,2010年已计划安排扶持资金100万元,重点是对优势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在政策扶持、技术帮助、优选项目、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从而大力推进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机械化专业化生产、放心品牌连锁配送定点采购等模式,切实加快豆制品工厂化、规模化建设。
三是以“引”字当头抓品牌。品牌化经营是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提高优质豆制品市场占有率的战略选择,是巩固工厂化建设成果,确保“放心豆制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必由之路。引导豆制品优势企业品牌化生产经营,引导豆制品企业做好品牌的宣传引导工作,增强创品牌、争名牌、夺金牌的意识,会起到事半功陪的效果。目前,本地的“金事达”、“天绿”、“咸亨”等豆制品已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四是“检”字当头抓监控。为了严密监控豆制品质量,10月1日至10月8日,绍兴市质监局已经组织了国庆中秋节日期间豆制品专项监督检查,主要是对市区“菜篮子”工程涉及范围内的豆类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对生产企业、超市、农贸市场,以及供应市区的绍兴县豆类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非发酵性豆制品进行了连续5次专项监督抽查。下一步,市质监局将按照拟定的4季度抽检计划,进一步加强监督抽查,确保豆制品质量得到有效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