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江门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提升技术保障能力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江门素有“侨乡”的美誉。江门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扎根侨乡、心系地方、服务外贸,采取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合作共建等方式,不断增强检测实力,提升技术保障服务能力。多年来,江门局技术中心全体人员为侨乡的发展倾注了心血,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科学发展。近3年来,该中心的检验总批次、新增检测项目、服务性委托检验业务等均连续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成为广东检验检疫系统内综合实力较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分支局技术中心之一。

  近日,《江门市自主创新总体规划(2009~2012年)》实施方案首次把江门局技术中心建设规划纳入其中,作为加强地方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江门局服务侨乡经济发展突出成绩的肯定和认可,也为该中心今后的规划定位和科学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解放思想 创新机制

  体制不新,事业不活;机制不活,事业不兴。长期以来,江门局党组高度重视以技术中心为代表的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事业的发展,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江门局始终将新进人员招录作为事业单位优化人员结构和提高实力的关键来抓好抓实,统一按照以岗定人、能力评价、择优录用的原则招录人才;利用编内指标侧重招录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为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业务管理骨干奠定基础;利用编外指标侧重招录专业对口、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人才;在干部配备上,选派德才兼备年轻干部充实领导岗位。

  待遇激励机制持续创新。一是落实政治待遇问题。该中心属于科级建制,其下属各实验室主任虽然实际承担着较大的领导责任,但其政治待遇问题一直不明确。对此,江门局及时明确了各实验室主任在局内享受相当于副科级的政治待遇,大大增强了同志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和提高。二是落实福利待遇问题。针对编内、外人员的福利待遇差异较大,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江门局及时出台相关规定,对加班和延时工作的编外人员给予合理补贴,缓解待遇差异,留住优秀编外人员。三是创造转编机会。在每年的事业编制人员招录中,江门局都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优秀的在岗编外人员应考。

  因地制宜 夯实基础

  高标准的实验室基础建设是提升技术中心综合实力的必备条件,但每年的预算投入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实验室建设至关重要。

  突出重点谋划实验室建设。近年来,江门局围绕支持侨乡出口重点产业先后加强了相关实验室建设。如针对台山出口鳗鱼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严格的状况,重点加强了动植物实验室建设,购置了一批高精尖仪器;针对当地出口电池产业历史比较悠久,但企业检测能力较弱等特点,重点加强电池实验室建设等。实践证明,重点投入促进了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提升检测能力推动实验室建设。认证认可资质、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是技术中心综合实力的核心,具体又体现在开检项目、认可项目、能力验证等指标上。江门局技术中心高度重视加强能力建设。目前,江门局技术中心开检项目已达800多项,认可项目近300项,连续多年的能力验证均取得优异成绩,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广东检验检疫局的肯定和表扬。

  科研制标促进实验室建设。该中心的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离不开科研制标的推动。近年来,江门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制标项目近20项,其中主持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的科研项目4项,广东局立项的科研项目12项,编制检验检疫行业标准8项。2008年,江门局首次承担的两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内联外引 合作共赢

  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外力的推动,而合作共赢正是寻求外力支持的有效途径。江门局技术中心对内加强与兄弟局的沟通联系合作,对外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引入高等院校的科研信息和人才支持,有力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检地合作添动力。多年来,江门局技术中心“技术护航”地方外经贸发展深受地方政府的肯定,但国家预算经费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加强检地合作,积极争取地方政策和财政支持成为了缓解困境的重要途径。2008年,江门局积极争取江门市政府支持电池实验室建设并最终获得财政拨款,得以及时购置了一批电池检测设备,扩充完善电池检测项目,为促进江门的电池扩大出口作出贡献。

  检校合作添活力。2008年,江门局技术中心与五邑大学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包括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合作研发基地、产学合作教育基地。检校合作给该中心的发展增添了活力,特别是在科研和实验室检测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日,江门局、五邑大学合作项目《提高出口甘油性能研究及甘油分级利用技术开发》已结题,另一联合申报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UL灯具监测体系的分析与研究》全面启动。

  区域合作添合力。一直以来,江门局技术中心贯彻广东局实验室规划,重视加强与广东局技术中心和周边分支局技术中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坚持特色,错位发展,互通有无,既方便了企业,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检测成本,也为江门局技术中心的发展增添了合力。

作者:李华沛 付东明 罗旋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