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都是靠感觉、凭判断来干,推行标准化后,凡事都按流程、按标准干,平时学业务的多了,扯闲篇的少了,大家干工作心里都有底了。”说这话的是城郊农电局马蹄营子供电所所长姜青苇。在赤峰市农电系统,和姜青苇有同感的农电员工不在少数。
近年来,赤峰市农电局建章立制抓落实,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了以战略目标为统领、高效运作为核心、协同合作为纽带的市、县两级农电局标准化体系,实现技术、管理、流程标准化,使农电安全生产基础、精益管理能力、供电服务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完善制度抓“建标”
2004年至2008年,赤峰市农电局先后组织制定、修订各类制度办法400余项?次,累计达600余万字,初步建成了符合农电企业实际的管理制度体系。实施标准化建设后,市农电局按要求组织修订、制定各类制度100余项,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了标准化体系。
在“建标”过程中,该局每制定一项制度办法,都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反复讨论,并充分征求基层单位意见,达到了即满足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求,又立足基层实际的目的,确保了制度的严谨性。翻开《关于开展营销工作标准化考核评比活动的通知》、《赤峰市农电系统10千伏及以下客户供电方案导则》等制度,你会发现其附表、附图多达20页,附图详细绘制了10千伏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低压照明、低压动力等各类供电方案的典型设计。另如《赤峰市农电系统县城配电网技术导则》则长达240余页,为县城配电网设计、建设、改造提供了典型方案和设计。为提高可操作性,各项制度、办法中均专项明确考核方式和奖惩依据,严格实施闭环管理。
专业管理促“贯标”
推进标准化建设,关键在抓好制度落实。2009年,赤峰市农电系统以开展专业化管理年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标准化建设理念深入人心。
在各项制度下发后,市局组织集中培训,培训由制度的起草人主讲,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和学员提问现场答疑。市农电局还组织编制了各专业题库,开发了培训考核管理软件,各级人员可以随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和自测。题库逐年更新,市局定期组织各专业人员集中进行上机调考,公布单位和个人成绩排名,并按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进行奖惩,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准确、到位。
为推进“贯标”工作,该局制定了专业技术技能竞赛奖励办法。2008年举办了市农电系统首届送电和配电检修专业技能竞赛。今年,还将举办首届送电和配电运行专业技能竞赛、计量和装表接电技能竞赛。该局还制定了管理、技术、技能带头人考评管理办法和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在全市6000余名员工和农电工中选拔出了18名技术带头人,评议产生了27名兼职教师,带头人和兼职教师在开展全员培训、推进标准化体系实用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求实务实看“对标”
为将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真正落实到现场,赤峰市农电局创新管理方法,提出了闭环管理、典型引路、工作排序、激励引导四项管理原则,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市局首先选择在相关专业管理工作开展较好的县局,就标准化作业、输配电设施“两清理”、节能降损、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开展试点,试点成熟后在全市推广。
为确保各县局均衡推进,市局制定了工作排序管理办法,加大对县局工作的量化考核。2008年11月份以来,市局先后就无功优化、“两清理”、输配电线路跳闸、县调自动化等工作开展了11次大规模专业检查和综合检查,累计下发检查通报30余份,对网改工程质量,送电、变电、配电专业达标竞赛和线损下降率等26项工作进行了排名,并按相关办法,评出了18条达标送电线路、24个达标变电站和34个配电达标供电所。
按照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和专项工作奖励办法,市局对排名落后的县局进行经济考核,同时要求县局分管领导就存在的问题在专项会议上“说清楚”。对综合排名在前的县局和县局排名在前的专业、专项工作进行奖励,2008年共奖励各县局296.4万元,达到了鼓励先进、激励不足的目的。
标准化建设成效初显
通过“建标”、“贯标”、“对标”过程中的一系列措施,赤峰市农电系统营造了人人讲标准,人人讲规程、人人讲工艺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对标”工作的开展,对出了管理上的差距,对出了争先创优的劲头,对出了员工的精气神,对出了企业的新气象。
“贯标”、“对标”过程中掀起的大比武、大练兵高潮逐步形成了常态化,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基础工作管理水平的作用也正在显现。在全国农村电工技能竞赛选拔赛中,赤峰市农电系统包揽了东北电网公司全部4个参赛名额。在东北电网公司农电系统配电线路工技能竞赛中,包揽了团体和个人的所有奖项。在站、所际竞赛评比中,包揽了站际竞赛全部6个优胜单位,获得了所际竞赛10个优胜单位的前6名。
在谈到标准化建设时,巴林左旗丰水山所所长李双感慨地说:“配电线路“两清理”工作完成以后,咱这的跳闸现象明显少了,前几年一到负荷高峰或是赶上风雨,线路总是跳闸。今年春灌、夏浇负荷高峰期间,咱所的线路一次也没跳闸,保证了抗旱供电。老百姓满意了,政府就满意了,咱们所的售电量也增加了”。巴林左旗农电局作为市农电系统的线损管理试点单位,该局成立了管理降损、技术降损和监督考核三个小组,营销、生产、企管、供电营业所等单位协同作战,全员参与,多措并举,并计划在今、明两年投资5100万元,用于电网布局、线路设备技术改造等技术降损项目建设。目前,该局正在巩固降损成果,建设全员管线损的常态机制。
“如今下乡,不怕找不到供电所和变电站了,站在街边一看,那红房顶、白瓷砖的小楼就是咱们的变电站,全都是典型设计”,赤峰市农电局总工程师吴振峰介绍说。在林西县农电局的标准化作业现场,材料区、工具区、作业区、休息区分的一清二楚,标识明显、相互隔离,长长短短的材料被分门别类、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一起。该局副局长万永刚介绍说,“这么做,看似耽误时间,其实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各作业区分工清楚,也有效提高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在该局的66千伏新林镇变电站,我们看到所有构、支架和出线水泥杆的结合缝都是朝一个方向的,所有接地线都在结合缝处接入地下;各条出线引流的方向和弧度都是一样的;二次线横平竖直,绑扎整齐,不论是开关厂还是保护室,都让人赏心悦目。
在赤峰市农电系统,我们时时处处感受着标准化建设给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标准化建设,是提高农电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只有坚定不移的将标准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将农电企业经营好、管理好、发展好”,采访结束时,赤峰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赤峰市农电局党组书记朱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