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记者从吉林省工商系统食品安全监管相关会议上获悉,到8月底,吉林省共对白酒、膨化食品、儿童食品、饮料、食盐、肉制品、啤酒、桶装饮用水等264个批次食品进行检测,合格率为68%。其中标签标注不合格等外包装质量问题占75%,但25%的食品本身有质量问题。
今年已查获的22031公斤假冒伪劣食品中,酒类、肉制品、调味品、儿童食品和奶制品占83%。吉林省食品安全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吉林省工商局局长臧忠生强调,今后食品上市企业必须先检测。
对于应季食品、节日食品先行快速检测,发现疑点,立即警示。县级工商部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快速检测和定项监测,市州工商部门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定项监测,检测和监测结果将向社会和经营者通报。
据悉,全省工商系统食品集中整治行动从6月至今,共取缔无照经营食品业户1464个;吊销营业执照25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92件、案值61万元;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122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万元。
国庆节前,全省工商系统将重点组织对食用油、奶制品、副食品、酒、糕点、调味品、儿童食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种的执法检查,防止不法分子趁节日之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