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重庆制定轻轨防雷击技术标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轻轨、地铁等随着城市建设逐渐发展起来的轨道交通工具,今后都将穿上统一的“防雷衣”。在9日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国际防雷减灾论坛上,重庆市防雷中心透露,目前重庆已在全国率先为轨道交通“量身定做”《跨坐式轨道交通防雷技术规范》。

  气候地貌导致雷电频发

  “雷电灾害已逐渐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针对早已成为公众焦点的雷电灾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研究所所长张义军表示,我国80%以上的雷击事件都发生在农村,近20%发生在城市,农村往往是人员伤亡,城市则经济损失严重。

  重庆为什么是全国的雷电多发区?专家表示,究其原因,还是与重庆的地形、地貌有关。

  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李良福介绍说,雷电的形成,要受到一个地区气候、地形、空气细微的带电粒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重庆各地区都表现得比较突出,从而在重庆出现了雷电放电次数特别多、雷电流强度特别大等特点。

  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何一年比一年严重?李良福认为,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文化中心和西南重镇,高层建筑、电子设备、易燃易爆场所不断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旦遭遇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自然就比相对不发达时更严重。

  轨道交通制订防雷规范

  来自重庆市防雷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年的3月-10月,雷电将不时现身重庆,而每年的6月-10月更是雷电高发时间段,雷电量占到全年的一半。如今随着轨道交通在重庆的普及,轻轨在运行过程中如何避免雷击,逐渐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焦点。重庆市防雷中心昨日对此表示,轻轨防雷不同于建筑防雷,它需要更精确的装置,早在2007年7月,重庆市就曾出现过雷电阻断轻轨运行的事故。

  “但类似事故今后不会再发生。”市防雷中心主任李家启表示,今年5月,重庆市已正式出台《跨坐式轨道交通防雷技术规范》,为轨道交通工具穿上“防雷衣”。

  据介绍,重庆轻轨的这套防雷设施实际就是一组防静电刷,安置在轻轨列车的底部和每个站台的轨道侧面,通过摩擦,将多余的静电安全地疏导到地下。除了轻轨车辆和轨道本身,目前已开始试点的轻轨2号线,每隔200米左右也设置了相应的避雷设施,以防止周边实物遭到雷击而影响轻轨正常运行,可谓“双保险”。据悉,轨道交通工具的“防雷衣”将逐渐在重庆市推广。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晨报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