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记罗湖检验检疫局党支部与党员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罗湖口岸是全国最大的旅检口岸,目前年出入境旅客已突破一亿人次,日均出入境旅客25万人次,最高峰约40万人次。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每天罗湖口岸的出入境旅客就等同于一座中等城市的人流在移动。”如此大的出入境客流量,毋庸置疑,罗湖口岸是疫情防控的“热点地带”。

  在上世纪60年代,罗湖口岸每日出入境旅客只有2000余人,旅检工作业务面窄、技术单一、条件简陋,卫生检疫全是依靠人工操作。改革开放后,边陲小镇深圳变得火热起来,罗湖口岸的旅客流量大幅增加,对业务工作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升。

  面对庞大的出入境人流和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罗湖局共产党员团结在党旗下,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祖国南大门筑起了坚实的疫情屏障。

  科技兴检谱新篇

  在罗湖局党支部的带领下,罗湖旅检人实现了从“小米加步枪”的艰苦年代到以科技化“武装”口岸的转变。

  尤其是罗湖局在全国口岸率先研发并投入使用的“体温视频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更是将口岸的疫情疫病防控工作带入了一个新时代。2004年7月,罗湖局新党支部班子到位后,在业务调研中发现,口岸联检单位的业务管理已转向了无纸化和智能化,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化监控中心,但检验检疫管理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罗湖局党支部再也坐不住了,提出要集中人力、物力,争取财力,建立一套科技先进、管理科学、监管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一设想也得到深圳局局长刘胜利的赞同。

  在国家质检总局和深圳局领导的关怀下,2004年底,罗湖局由优秀党员骨干牵头,成立了信息化技术攻关组。一次次的研究讨论,一次次的实地勘查,一次次的安装调试,经过攻关组300多个日夜的紧张工作,该系统终于在2005年12月成功运行。

  该系统实现了卫生检疫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口岸疫情防控的工作效能。它不仅结束了出入境旅客需要停留站位测温的历史,也使罗湖口岸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向科技化、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获得了国家领导和世卫组织官员的一致好评。

  目前,经过近4年的实践检验,罗湖局党支部以红外热成像体温视频监控系统为核心,以医用X光机和血液分析仪为辅助,建立了“三位一体”传染病防控体系,在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其作用更是功不可没。

  规范管理求突破

  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罗湖口岸携带物查验压力也在逐年加大。针对旅客携带物查验工作的特点,为进一步统一做法、规范操作,罗湖局党支部组织优秀党员、业务骨干集中研讨,努力寻求业务突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深圳局的有关规章和规定,结合罗湖口岸工作实际,于2005年陆续编写了“罗湖口岸出入境人员携带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操作规程”、“罗湖口岸出入境人员携带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操作规程”、“罗湖口岸旅检现场出入境特殊物品检验检疫操作规程”等共五个业务操作规程,对携带物查验工作各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对关键环节的要求。

  通过科学制定制度和规范管理,罗湖口岸动植物疫情截获率稳步提高,取得了多项有害生物疫情检出类别的重大突破。

  应对疫情勇担当

  从2003年非典,2004年禽流感到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罗湖口岸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旅检口岸,始终处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风口浪尖。共产党员们冲锋在前,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在党旗下,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老罗湖”传统,迎难而上,严防死守,为防止疫情传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尤其是今年4月中旬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球,罗湖局的共产党员中涌现出了许多平凡而感人的事例,勾勒出检验检疫人临危不惧、默默奉献的英姿。

  分管旅检工作的副局长郭仁震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冲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罗湖桥上时,他的身影就已出现在口岸的各个岗位,指导大家开展新一天的工作;当深夜的都市已是万籁俱寂时,他却仍然在入境通道里奔忙着,和大家一起排查、转运可疑病例。郭副局长被大家称为“战不垮的铁人”。

  旅检三科的科长赵辉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时刻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天一上班,她就奔走于各个防控工作的重要岗位,忙着协调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当旅客流量很大时,她常常要持续行走两三个小时,几乎连喝口水歇一会的时间都没有。连日的辛劳使她嗓音沙哑,每几句话间都夹杂着几声咳嗽。

  老党员李强同志是旅检一科的岗位负责人。由于罗湖口岸人流大、任务重,工作人员常常一上岗就停不下来。每到轮换吃饭的钟点时,他总是让同岗的同事先吃饭。当大家回来替换他吃饭时,他又说:“没关系,现在人多,等忙过这一阵再去吃!”凭着这份敬业精神,自从启动健康申报表全申报制度以来,他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吃饭,有时候忙到下午三四点,就买个面包充饥。

  就是这样一批可敬可爱的国门卫士,在罗湖局党支部的带领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全力将疫情阻截在国门之外,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平安。5月27日,罗湖口岸截获了深圳口岸首宗2例“甲流”确诊病例,迄今为止共在口岸拦截确诊病例29人,为防止疫情传入贡献了力量,获得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朴实的工作作风;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普通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罗湖局党支部和党员们以对质检事业的无限热爱,全心扑在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提升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效能的工作中。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检验检疫人保卫人民健康的决心。

作者:廖佩瑶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1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