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还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海平面,如今已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曹妃甸,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在这个位于唐山东南方向的小岛上,密布着数量众多的特种设备。“十一五”期间国家最大的项目集群正在建设,确保这个特殊区域的特种设备安全,具有特殊的意义。唐山市质监系统在第一时间站位曹妃甸,创新服务和监管模式,不仅有效地保证了特种设备安全和项目建设进度,而且创造了特种设备检测的“曹妃甸速度”。
特检快车让检测立等可取
曹妃甸大开发后,这一带状沙岛上便上演了一部快进的纪录片。前两天,还是尘土飞扬的土路,今天已是整齐洁净的柏油马路。楼群更是每天都在迅猛地成长和蔓延。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这就是曹妃甸的建设速度。
随着工业区的建设发展,特种设备数量急速上升。工业区大多为大型企业,大型特种设备聚集。首钢京唐公司一期工程还没建完,已有2400台特种设备需要安装测试,其中罕见大型特种设备有:15台1000立方米球罐、22台500立方米除尘器壳体、210公里压力管道、14台480吨起重机。园区企业大都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特种设备检验及时快捷,高质量、高效率。
唐山市特检所位于唐山市内,距离曹妃甸工业区100多公里,驱车往返最少4个小时。唐山市特检所检验人员本可以在市里坐等企业上门检验,然而他们主动请缨,开车拉着检测设备来到曹妃甸,头顶烈日地进行现场检验。
特检快车的开进,带来了检检领域的“曹妃甸速度”。过去,企业每检一台设备最少得“折腾”一天,现在在家门口检测,立等可取。
“项目不等人,建设催人跑。对于企业来说,现场检测不仅节省了来回奔波的汽油费、过桥费,最重要的是,节约了时间成本。”首钢京唐公司张孟彤对记者说。
特种设备检测具有一定危险性,每个设备都有可能发生事故,每个检验员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由于检测数量大,检测任务重,现场检测人员几乎每天都干到晚上九十点左右。时间太晚了,回家路途远,明天还得来,怎么办?唐山市质监局领导马上给离曹妃甸最近的唐海市质监局负责人打电话,在唐海市质监局大院内,为他们搭建了临时工作间和宿舍。
现场检测很辛苦,回到宿舍已是疲惫不堪,尽管有蚊子不停骚扰,但每个检测人员都睡得很香甜。
“在曹妃甸,你会感受到一种气氛,那是一股干事业的热潮。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也许大家会想到待遇,想到有没有加班费,但在这里,每个人心中都是不知疲倦的工作激情。”唐山市特检所所长刘红星说。
2009年9月10日,河北省质监局正式批准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在曹妃甸建立检验站。这个站的建立,将解决唐山市质监局特检所半年多来风餐露宿的历史。
在高起点上起步
“以前我们企业检验槽罐车需要前往位于建设北路的唐山特检所、这让我们很是犯难。”一家曹妃甸企业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原来,按照唐山交通部门的规定,建设北路禁止通行大型车辆。很多检测的车辆都有被罚、被截的经历,一些企业想到检验很是“犯怵”。加之唐山属于重工业城市,装备制造业发达,槽罐车、安全阀数量多,而当时的检测能力有限,排队检验、托人检验常常让企业为此耽误几天工期。
为突破事业发展的瓶颈,唐山市质监局投资约2000万元筹划建立了唐山检测培训基地,一举解决了这一难题。
目前,这一基地主要承担槽车、油罐车检验、安全阀校验等项目,同时肩负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试,承压焊工、结构焊工培训考试等任务,设有目前华北地区唯一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无纸化考场。
无纸化考试类似于驾驶员考试,参考人员要面对计算机题库答题,系统自动生成成绩单,能够有效杜绝考试舞弊,提高考试效率。企业是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主体,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无纸化考试,让唐山地区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就像曹妃甸的建设一样,起步就是一个高起点,也让特种设备安全有了很好的保障。
曹妃甸,古代填海梦想在新时代照进现实的地方。迎着海风,唐山市质监局局长张军民说道:“我们谋划于2010年建立曹妃甸特种设备检验基地,占地40亩,满足曹妃甸区域以及唐海、南堡开发区、冀东油田的特种设备的检验需要,打造河北质检高地,实现质监事业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