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以四平市政府名义举行的四平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在四平市质监局会议室召开,会议认真总结四平市开展质量兴市和名牌战略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正确分析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推进质量兴市、名牌建设工作,也是为争创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而召开的一次动员会。会议由四平市政府副秘书长李长青主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振才参加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四平市直相关部门、质量兴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共分三项议程,第一项是由四平市质监局局长成宝明同志作关于全市质量兴市和推进名牌建设工作的报告;第二项为座谈交流;第三项是请四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振才同志讲话。
四平市质监局局长成宝明在报告中指出,在吉林省质监局和四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四平市质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四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宏观质量管理与微观质量管理相结合,开拓进取,创新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服务企业措施,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推进了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的实施,加大培育名牌的力度,初步形成了区域优势的品牌群体,全面提高了四平市工业企业科技进步水平质量保障能力和质量效益,提高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成宝明局长继续指出,几年来,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振兴纲要》和《吉林省十一五计划》,四平市质监局在质量兴市、名牌战略活动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结合四平经济工作的实际,以吉林省质监局提出的“三提高二争创”为载体,大力提倡提高企业科技进步水平,提高质量保障能力,提高质量经济效益,争创名牌产品,争创质量管理奖和质量管理先进企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身的努力和质监局培育与申报,四平市现在有中国名牌2个,吉林省名牌20户25个产品,吉林省质量管理奖企业2户,吉林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6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使用1户,目前四平市的名牌产品总量和档次在省内居中上游,四平市的质量兴市和名牌争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四平市被国家授予“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称号,公主岭市被授予“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级市”称号。
成宝明局长在报告的最后指出,名牌产品的产能不断扩大,对四平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扩大了四平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了四平市产品的竞争能力,推动了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扩大了四平市工业产品影响力,促进了税收和财政增收,名牌产品群体的发展对四平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增强了四平市经济发展的后劲,对四平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对名牌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以质取胜战略,利用每年的质量月在四平英雄广场搞大型文艺演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宣传名牌企业,宣传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宣传质监部门的职能,为使四平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尽早实现繁荣、富裕做出质监人的最大努力。
在成宝明局长报告结束后,会议进行座谈讨论,全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结束后,四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振才做了重要讲话,王振才说到,这次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一个目的是继续推进四平市的质量兴市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达到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另一个目的是圆满完成好国家和省里对四平市质量兴市工作的考核和验收,但重中之重的目的是推动四平经济和社会事业向着又好又快目标健康的发展,这是这次会议的核心的目的,今天开会研究的质量兴市工作,核心是推动,四平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的兴市和名牌战略来带动和推动四平经济有一个质的提升。
王振才要求,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和品牌意识,对加快四平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近年来,质监部门在质量兴市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在名牌战略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是非常值得赞同的。质监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职能作用,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贯彻了国家和省、市有关质量和品牌方面的一些重要的文件、规划、纲要,扎实开展了质量兴市、质量兴企,包括实施名牌战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在换热器行业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争取了换热器国检中心落户四平,还要扶持四平的换热器企业申办名牌产品。
王振才强调,质量兴市和名牌战略要以企业为主体,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相关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要进一步提高和创新服务质量。相关的部门和质量兴市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四平市质量兴市工作向纵深的发展,一是要加大领导力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质量兴市和争创品牌的良好氛围。
王振才最后要求,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切实将质量兴市工作落到实处。在质量兴市工作中,质监部门要积极发挥牵头部门的协调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对已明确的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坚决完成。一是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初步计划到2010年四平市省级名牌要力争达到40个以上,国家级的也要有所突破;二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争做质量兴市名牌战略的排头兵;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四是要狠抓工作落实,按照年初工作部署和阶段性会议的要求认真的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