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北仑检验检疫局检验入境铁矿石2126.8万吨。在全球经济危机下,北仑港作为我国铁矿进口大港的魅力不减,依然保持了同比6.2%的增长。从1981年至今,北仑检验检疫局已累计检验进口铁矿石近4.5亿吨。如果把这些铁矿炼成的钢铁平均分至全国,人均可得钢铁约180公斤!
为了加强入境铁矿石质量把关,北仑局通过多种手段提高铁矿检测技术能力和科研水平。国内钢厂和进出口贸易商由此更信赖北仑检验检疫局的检测实力和公信力,纷纷选择北仑口岸为入境卸货口岸,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着力打造一支专家型团队
早在2006年底,北仑局提出了为期三年的“科技年”工程规划。北仑局党组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放水养鱼”的环境,关心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人才的“一专多能”和“多专多能”,使人才结构与进口铁矿石检验工作需求相协调。目前,北仑局铁矿检验人员的专业已经覆盖地质、开采、生产、钢铁冶炼、贸易、取制样、物理试验、化学分析、仪器分析、重量鉴定等范围。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技术人才对业务和科技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为北仑局各项检验检疫实践工作开展创造了条件,使各项工作开展变为可能。
积极开展两个层面的科研
北仑局是我国最早从事进口铁矿石检验的口岸检验检疫局之一,自1984年北仑港作为我国最早最大的进口矿石中转码头开埠以来已历25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深厚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因此无论在进口铁矿石的技术还是管理上,北仑局始终站在系统前列。
近几年来,北仑局积极开展国家质检总局立项和宁波局立项两个层面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在铁矿石检验领域,多个科研项目在国际国内趋于领先水平,完成的项目多次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和“宁波检验检疫局科技进步奖”。
努力构建“三合一”信息平台
铁矿石作为我国大量进口的战略资源物资,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建立一个铁矿石综合信息平台,以对进口铁矿质量进行动态监控,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为国家相关部门制订进口铁矿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帮助国内钢铁企业及时了解进口铁矿的质量情况,规避贸易风险;也为国外供货商改进工艺提高铁矿质量提供对比数据。
2007年,北仑局主动请缨,承担了这项光荣的使命。目前系统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以一网、一库、一制度“三合一”为核心的系统平台,已经能完成全国各地进口铁矿的数量、质量情况数据实时采集。该平台实现了数据科学分析处理,并以多种形式进行结果输出的功能。同时,数据库中已经收集了相关政策、法规、专业性分析文章、进口铁矿石检验的有关知识介绍等。
积极参与四类制标活动
截至目前,北仑局已经制定NBIQM(宁波局方法)、SN(行业标准)、GB(国家标准)12项。北仑局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些制标工作,在总局组织的标准审定会上,屡屡获得专家的充分肯定。
多年以来,国际铁矿石标准制订多由发达国家主导。为打破这一局面,北仑局技术专家以国家利益为重,在铁矿石检测技术成熟、国际标准制定资源非常缺乏时期,提出了我国第一项铁矿石ISO标准提案,之后又陆续提出4项提案和4项评议意见,在“技术联合国”ISO的会议中发出了来自中国铁矿石检验专家的声音,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该局专家对ISO标准化工作的贡献,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敬。
“高山仰之,景行行之”。科学发展的道路没有尽头,检验检疫技术高峰没有尽头,北仑检验检疫局的技术人员将一如既往,不会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