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人用寥寥数语,深刻阐述了“民”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了“亲民”的重要性。
把群众当亲人,是凝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需要。事实一次次证明,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改革发展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要推动本地区本单位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前提是必须紧紧依靠群众,着力做好群众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又是什么?是“亲民”,就是把群众当亲人。如果领导干部真心地把群众当亲人,群众也会把你当亲人,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亲人般的爱护,还有推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力量之源。
把群众当亲人,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使命,领导科学发展的需要。当前,领导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光荣使命摆在党员领导干部的面前,以人为本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神圣的职责和使命,这个职责和使命就是推动发展,构建和谐,也就是推动以群众利益为着力点的发展,构建在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基础上的和谐。领导干部既是改革发展的决策者,又是群众意愿的实践者,只有把群众当亲人,决策才不会跑偏,发展才更有价值,群众才更加拥护。
把群众当亲人,更是新时期领导干部改进作风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个最大优势,有效防止脱离人民群众这个最大危险,关键在领导干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既要让群众能说话,又要使群众有话说,要让群众说话管用,这样,才能同群众心连心,才能同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利益呕心沥血的好干部,至今仍受到人们无限赞赏和怀念。
把群众当亲人,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真心地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来看。要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关心好困难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要深刻认识到,群众是一切事业的主体,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对事关全局性的工作,都要充分尊重民意,顺应民意,同时,要善于引导群众围绕改革发展大局,积极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把群众当亲人,重在实践。把群众当亲人,说说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大凡领导干部,都想过讲过要亲民,要为群众谋利益,但决不能说多做少,如果不能做到自觉地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事业发展就缺少动力。如果总是说说,而没有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时间长了,群众中就会慢慢滋生不满的情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就不可避免,工作的质量就不能保证,事业的进程就会受到影响。满足于仅仅在口头上把群众当亲人的领导,面对的必然是群众的冷漠。领导干部在实践中确实能为群众谋利益,是把群众当亲人的显著标志。
把群众当亲人,贵在坚持。把群众当亲人,一时一事容易,坚持下去却很难。党员领导干部,绝大部分是想为群众做点事情的。应该说,做几件利民之事并不难,但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并始终体现在言谈举止和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当遇到困难与压力,甚至要冒一定的风险,乃至影响到自身的利益和前途时,还能坚持为群众的利益付出一切,确实不是易事。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要一如既往地为群众谋利益。
把群众当亲人,功在细处。把群众当亲人,宏观层面容易,落实在细处,着力在深处却很难。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从“吃、住、行”的简单物质需求,到追求精神文化方面更高层次的愿望,群众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要统筹兼顾,既要着眼群众的物质需求,又要考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既要着眼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着眼群众的现实性、阶段性需求,把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一起考虑,使各项决策既代表群众的长远利益,又体现群众的现实利益。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既要反映出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要照顾到部分群体的特殊要求,重视并灵活解决个别群众的实际困难。既要从大处谋划,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全局出发,带领群众干好事业,把重要工作搞上去,营造风正劲足的氛围,又要从小处入手,从细处着力,从主动找群众谈话谈心,主动关心群众的生活和成长这些看似平常的小处、细处入手、着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想群众所想,与群众同心合力,才能真正把群众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要经常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活动,使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和谐的氛围,大家庭式的温暖。还要养成尊重群众的习惯,尊重群众的意见建议,尊重群众的人格、劳动、知识和创造。
人民群众犹如浩瀚的海洋,党员领导干部要想在大海上驾驭航船顺利前行,那必须懂其道,明其理,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带头人,只有这样,在社会主义航道上,才能走得更坚挺,走得更辉煌,走得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