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节目中,各类所谓的“金饰品”、“钻饰品”或主打“含金”的商品比比皆是。北京市消费者协会7月7日公布的一份体验调查报告,揭开了这些“珠宝”的真实面纱:钻饰是成本仅为几块钱的工业用钻;金饰品主要成分为镍、铜,根本没有金。
同时,北京市消协认为,目前一些电视购物存在着6大问题,即违规销售商品,虚构功效、夸大宣传,虚构企业名称、地址等相关信息,销售人员对所售产品介绍不客观、不真实,拒绝或逃避质量担保责任,剥夺消费者的验货权。共有20种电视购物产品被点名。
据了解,北京市消协今年3至5月开展了电视购物的体验调查活动,共搜集了387则产品的电视购物广告样本,最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5件商品,邀请了15位志愿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进行全程体验。同时,对其中部分商品的相关质量在国家珠宝玉石检测中心进行了鉴定分析。体验之后,所有的体验人员均认为,现阶段通过电视购物进行消费不安全。
据介绍,一些所谓的“金饰品”或主打“含金”的商品,大多数在广告中均与黄金饰品联系或比较,有的则宣传“表面有金”或“含金”,模糊商品的含金量。但经有关部门检测,此类商品表面金含量普遍极低,有的系薄层镀金,有的低于0.05微米,有的甚者根本检测不到金。
如“金钻玫瑰花套组”饰品广告声称:“钻石随年涨幅高达3.19倍,投资钻石只增不跌”,暗示购买该产品具有升值空间。但体验者收到的产品,钻石小得几乎找不到,基本上是接近于成本仅为几块钱的工业用钻。经检测,金属材质主要成分为镍、铜,根本没有金。
“这些珠宝推销纯属‘瞎忽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视购物行业之乱,是当今商品销售与服务市场之最。”北京市消协投诉部主任郎丹柯介绍,仅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消协系统受理有关电视购物的投诉就有472件。
因此,北京市消协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机构对电视购物行业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尽快出台相关行业规范,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