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一些企业纷纷采用知识管理方法,强化经营效率、深挖知识资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专家称,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实施知识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之所以称其为系统工程,是因为知识管理不能简单地为知识而管理,也不能简单地通过软件系统来实现。要实施成功的知识管理,首先要明确知识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目标管理,其次,要清楚地界定对于本企业而言,知识管理相关的协同要素有哪些。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内部推行过程中抓住重点,有效推进。
明确目标
“企业首先要明确通过实施知识管理能够获得哪些有效的提升,即要明确内部各个组织层面对于知识管理的价值诉求。”知识管理专家袁磊介绍,一般而言,企业高层希望通过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将本企业内多年的积累经过提炼整理后,形成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层希望借助知识管理把本部门或本领域内有效的工作做法形成更为规范的标准,保证部门工作的有效可积累,使得由依靠个人能力向依靠组织能力转变;而一线的员工更关注知识管理能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哪些便利条件,能够直接、简便地获得哪些知识,能够为个人的成长与职业发展带来哪些提升。
“虽然对于企业而言,资本、资源是左右其成败的关键,但在未来资源获得越来越难,整体的经济、金融环境萧条的情况下,如何从自身的角度深入挖潜,练好内功,可能是每个关注内部管理的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据介绍,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讲,它的成功推行可以使得员工能力有效快速提升,凝聚公司在某领域的核心能力,所以知识管理可以算是企业练好内功的一个重要“法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要想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水平,首先要做好定位,即明确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的改进。
开门有宝
据介绍,对于知识管理而言,它不单单是为了知识而进行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明确通过哪些要素的协同来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通常意义上讲,要做好知识管理,离不开3方面要素,即员工观念的转变、与业务流程的结合和管理制度的保障。
首先是要转变员工观念。专家介绍,任何一项新的工作推行,必然会有员工的反对,同时还有大量的观望者存在,而真正支持者所占比例往往不超过20%,那么,如何通过团结大部分观望者,使得在内部形成知识管理的基本氛围,这对知识管理的推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通过内部的有效培训和宣传,先让内部员工对知识管理有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地与相关领域或部门就某些领域进行知识管理深入交流与研讨。”专家说。
其次是做好与业务流程的有效协同。最好的做法是在业务过程中,将知识管理的方法和要点蕴含其中。而这种业务流程结合,不单单需要将业务过程中的那些显性知识点浮现出来。所谓显性知识,可以理解为通过文件、图表等形式能够直接表示出来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将真正隐含在业务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即蕴含在个人头脑中还没有明文表示出来的内容挖掘出来,进行显性化。
对于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的结合,一种有效的工具是知识历程图。其构成包括两方面:一是以业务流程为纲,把相关的业务活动细致地分析清楚并明确表示;二是对于各个活动,明确说明其中包含哪些有价值的知识点,哪些知识点应该以什么形式加以沉淀,即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通过这两部分的共同配合,可以对企业内部的知识活动加以明确的浮现。”专家表示。
最后是做好管理制度的保障。据介绍,任何一项新管理方法的引入,都会对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成本。而这些管理方法要想在企业内部扎根发芽,不但要有必要的引导,还要通过有效的制度保障,从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加以共同作用。
据介绍,对于企业内部员工而言,通过多年的工作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工作习惯,而新的管理方法的介入会打破原有的平衡。为了保证新的管理方法的落实,就需要从约束方面加以强调,让广大员工能够执行,慢慢由被动执行向主动习惯转变。同时,考虑到新的管理方法在内部的有效推行,在整个过程中,要明确相关的激励方法,有罚有奖,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员工的主动适应。
对企业而言,要成功实施知识管理,首先要做好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定位,即明确目前阶段是从企业整体还是从部门角度来探讨知识管理,在此基础上,确定和知识管理相关的关键要素,并循序渐进地推行,以点带面,从部门到企业整体,让广大员工人人都能够从知识管理中受益,从而构建整体的知识共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