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脲醛树脂”不能做仿瓷餐具原料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据《北京青年报》讯 “脲醛树脂”是合格仿瓷餐具的原料吗?6月1日正式实施的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给出答案,“脲醛树脂”未被列入到允许使用范围之内,意味着它不是合法的原料。

  媒体曾经多次报道过脲醛树脂制作的劣质仿瓷餐具,遇到高温等条件便会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但因缺乏国家标准而一直在市场存在。今后这类低端、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将面临无法入市的局面。

  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并未提及脲醛树脂。因此,脲醛树脂不可以用来制作餐具。

  专家解释说,一件仿瓷盘子,使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做原料价格约为10元,而使用脲醛树脂加工,只需要三四块钱,悬殊的价格差距使全国近千家仿瓷餐具生产企业逐利其中。虽然外表看似一致,但在使用过程中,劣质仿瓷餐具会释放甲醛,长期使用会危害身体健康。

  据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15日,质检总局对全国仿瓷餐具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严查,广东、福建等仿瓷餐具生产集中地区被查出多家违规、违法企业。截至2009年4月6日,通过国家质检总局QS市场准入资格的密胺塑料餐具企业只有33家。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提醒消费者,目前大部分不合格的仿瓷产品已退出连锁超市和批发市场,只要贴有QS标志或编号的仿瓷产品都可放心购买。

  另外,今年9月1日《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也将施行,该标准规定了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的原料要求、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新闻链接

  密胺树脂仿瓷餐具于1938年由瑞士科学家发明,1939年由美国氰胺公司购买专利并投入生产形成产业。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引入该技术用于餐具制造。面对容易破碎的陶瓷餐具,光洁、鲜艳、柔韧性高的仿瓷餐具很快取得优势,但随着潜在的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威胁,尤其是脲醛树脂的违规使用后,仿瓷餐具行业遭遇信任危机。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