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辽宁台安县一直致力于畜牧大县建设,变一家一户的传统饲养方式,为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公司+小区+农户”的饲养方式。到今年4月,全县已投资8亿元,建成284个标准化牧业小区,其中,69个达到省级标准。目前,全县黄牛饲养量达到22万头,生猪120万头,肉蛋鸡达到4500万只,羊14万只。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达到62%以上。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8.7%。
台安县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制订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并出台了优惠政策。本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模式、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的原则,兴建占地7000亩的牧业小区。在牧业小区建设中形成了“公司+小区+农户”、协会带大户、农民自愿集中、企业联合运作的形式,充分发挥聚集效应。丰华养殖小区、仁泰肉鸡小区、朴卧子蛋鸡小区平均每亩地养鸡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畜禽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饲料、加工、运输、兽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年可创产值达10亿元。
为鼓励畜牧小区的发展,台安县出台了优先提供土地,并可长期使用30年至50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投资大户发展龙头企业,形成了集良种繁育、饲料加工、饲养加工、出口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这些龙头企业共有45家,产品远销欧、亚多国,并加快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牧业小区的发展促进了养殖方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养殖业由依靠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生产要素资本化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目前,全县已组建了18个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达500多人,畜牧经济人千余人。如今,每天都有150名经济人出动车辆20余台次,平均运送生猪3000头左右,销往北京、天津、广东等地。他们还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创造了不少品牌产品,如银龙肉鸡、黄沙金桥褐蛋等产品已打入国内一些大城市和海外市场。
牧业小区的生产还提高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可控性,使免疫率达到100%。县里还对小区饲养户实行送药到户、监督到禽(畜)、跟踪到人,提高了防疫水平,减少了损失。据测,全县年减少牧业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