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破解质量安全难题的乳山答卷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当苹果、大姜行情一路看跌时,山东省乳山市的大姜、苹果每公斤较周边地区分别高出0.3元、0.4元;当国内农产品出口普遍下降时,该市2008年农产品出口以28%的速度增长。这一切皆源自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在这里,未经农业部门备案的农药化肥无处容身,每一家涉农出口企业的生产基地都必须进行“双备案”,各级干部层层签订责任状,每个农户家里都贴有禁用限用农药明白纸……
  
  政府为推行农产品区域化管理“铁了心”
  
  威海是山东农产品出口大市,乳山的农产品出口则占据着威海的半壁江山。2007年底,乳山决定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此前,国内一些省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多是通过建设符合标准的农产品种植养殖区域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乳山却将标准化管理范围由出口农产品延伸到农、牧、渔领域的所有农副产品,在全境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为此,2008年初,该市成立了由市长牵头、分管副市长和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检专家主抓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办公室(简称农安办),从安监、工商、公安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长驻农安办办公。
  
  上层监管网络建立后,乳山市又将管理触角伸向镇村。在全市15个镇划片设立了5处镇级质量监管站,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考核制度,市、镇、企业、村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落实管理责任,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四级责任落实和追究体系。
  
  环环相扣管住农资市场的“药瓶子”
  
  “乙方必须在甲方所辖各配送中心进货。进货时必须索取相关的产品登记证、进货发票,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在乳山市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总经理高炳信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厚厚一摞写有上述内容的协议书。
  
  看似普通的一纸协议,实则透着区域化管理的智慧。乳山农资经营有供销、农业、邮政三大系统,挂靠着400多家农资经营业户。多年来,这种重利益、轻管理的挂靠关系导致农资店进货渠道复杂,产品庞杂,质量难以完全保证。为解决这一症结,该市以3家骨干经营单位为中心,挑选出9家规模信誉较好的农药经营点和9家化肥经营点作为指定的农资配送中心,规定所有挂靠店只能从这几家进货。配送中心经营的农药化肥销售前都必须先到农安办备案,拿到一份《农兽渔药审核登记合格通知书》后,方可批发销售。同时要求3家法人单位肩负起对挂靠单位的监管职责,对挂靠单位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进货不规范,则取消其挂靠关系。
  
  “这样,从视线盯在每一家店上转向集中盯几家骨干经营单位、配送中心,从倚重执法规范转向依靠机制来规范。”乳山农业执法大队队长刘庆芳表示。该市执法人员每天都在各镇巡查,对违禁经营、超范围经营、农药食品混合经营等违规行为进行治理。目前,已查处无登记证等农药案件37起,违法购买、储存、使用国家违禁农药案2起,治安拘留2人;有90家经营店因农资经营“门槛”的抬高而停业。
  
  宣传有指向让农民真正“换了脑筋”
  
  “农药化肥的最终使用者是广大农民,他们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终决定者,因此,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乳山市市长高书良表示。为此,乳山市针对不同的群体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宣传。
  
  自去年年初以来,该市各村的村干部都得定期去乳山市委党校参加集中培训,督促农民安全生产。当地的电视台会反复滚动播出关于区域化建设的6集系列专题讲座,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传授给农民。
  
  该市财政拿出30万元印制了挂历、年历、《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知识手册》和15万份农药销售、使用明白纸,逐村逐户发放、张贴,把农药案件受理、如何鉴别真假、举报投诉方式等内容宣传到了农民家里。同时,还对全市400余家农资经销店的经营者、出口企业和涉农企业管理者、生产组织管理者进行了集中培训。
  
  有效管理让乳山农产品“腰杆硬”
  
  “老客户不丢、老订单不撤,在国内果汁行业出口量下滑的情况下,这就是一种胜利。”山东鲁菱果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敬滋说,得益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鲁菱”的国外订单不仅没减少,日本客户还取消了以往每年都要例行的三四次的生产现场突击检查。
  
  眼下,华隆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林振国也忙碌起来。他说,自去年日本客户来乳山看过以后,不仅加大了订单量,而且恢复了已停止了几年的生料花生进口。“乳山的区域化管理不仅管住了禁用农药,连目前国内并未禁用的乙草胺也被列入禁用药之列,这样我们省心客户也放心。”
  
  据了解,2008年,乳山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2.6亿美元,增长28%,其中花生制品出口量居全国县级第二位,占据日本60%以上的市场份额。良好的农产品质量还吸引了国外客户主动上门。今年年初,一位俄罗斯客商主动来乳山就蔬菜出口事宜进行磋商,并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新加坡经贸理事会也计划在乳山建设无疫病食品区。
  
  受益匪浅的还有乳山农民。在大姜的收购价格普遍低于往年的情况下,上册村的村民并未感到太大压力。村民丁国永说,因为村两委代表全村大姜种植户同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公司给村民的收购价每斤比行情价高出1~2角钱,他家的10亩大姜挣上3万来块钱是没有问题的。据了解,2008年乳山苹果、大姜的价格均高出周边地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33元,较上年增长9.8%。
作者:李学兵 刘国贤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