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防晒产品直面标准缺失尴尬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协会的统计,2004年中国防晒品的销售增幅突破15%%。但火热的防晒市场并非没有隐患,实际上,过高标识SPF值、防晒指数缩水、概念炒作等现象已成为这一市场的“硬伤”。

问题一:指数不实

2003年,《卫生部关于防晒化妆品SPF值测定和标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当所测产品的防晒系数,即SPF值大于30,且减去标准差后仍大于30,最大只能标识为SPF30+,而不能标识实测值。

记者在一些超市和商场发现,仍有一些公司的产品标识为SPF50、SPF60,甚至SPF130。这样的标识算不算违规呢?

对此,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防晒产品需要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批准文号。这个批号是四年有效,在卫生部2003年的通知出台前取得批号的企业没有被要求全部更换,所以市面上有些标为SPF50、SPF60的产品也是合乎规定的,但不排除一些企业趁机钻空子。

但知情人士却透露,目前很多防晒霜的太阳防护指数(即SPF值)低于其包装上所标识的值。“因为要达到高SPF值,产品所要添加的成分就越多,成本也就越高。因此,出现防护指数缩水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他说。

问题二:虚假宣传

记者在一些商场看到,许多产品在打上SPF值的同时,也有PA、PA++的字样,即同时标有可抗UVB(中波紫外线)和UVA(波长最长的紫外线)。

北京某医院皮肤科马医生对记者介绍,UVB是导致皮肤晒黑晒伤的因素,而UVA可导致皮肤老化,且UVA全年都存在。

然而,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有些防晒产品企业其实没有添加抗UVA的成分,或并不确定是否具备此功能,却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中标上PA字样(即可抗UVA);或者新研制的产品可抗UVA,于是也顺便添加在老产品包装上。

由于肌肤的老化不是短时间内可发现的,所以消费者也不会追究真相,加上目前我国关于抗UVA产品的成分还没有相关标准,给产品的检测带来困难,因此很难说清其宣传的真实性。

问题三:概念炒作

在电视广告中,消费者经常看到,某品牌声称自己的防晒霜与众不同,是物理防晒,即可以把紫外线反射出去而不是像化学防晒那样吸收紫外线,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对此,某国际化妆品企业研发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防晒剂确实有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之分。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购买前试用产品,以确认产品不会引起肌肤过敏。

专家:防晒用品标准缺失

记者从相关管理部门了解到,无论是质监局,还是药监局,以前都没有开展过针对防晒产品的检查,质监局负责化妆品生产环节的检查,药监局负责化妆品的生产条件、产品批号、标签、包装等,对于防晒产品的检查与一般化妆品并无太大的不同,重点检查有没有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批号。

北京几个城区的消协对记者表示,曾经接到过消费者对防晒产品的投诉,称防晒效果不好。但是,由于无法判断具体成因,又缺乏相应的处理依据,因而很难操作。

行业协会也对记者坦言,目前,我国对于防晒产品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限值标准等方面,都还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

作者:亦琊 来源:消费日报 发布时间:2005年07月1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