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山东淄博深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质监局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局的部署,按照“抓质量促经济”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推动建立健全全员、全面、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质量监管体制,确保以质量兴市和“两大安全”为重点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质量和安全年”成为质量宣传年、质量提升年、质量服务年、质量整治年和质量建设年,成为质监工作打基础、作贡献、树形象之年。

  一、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以来,淄博质监局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门学习和研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作为贯穿2009年质量工作的一件大事,始终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年初,我们就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质量兴市工作、省政府将出台的省长质量奖等工作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和充实了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兴市暨实施名牌战略活动的意见》,将质量兴市工作列为对各区县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通报。今年春节过后,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质量工作会,对2009年全市质量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工作责任、目标和任务,强化区县和基层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形成了政府负总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质量工作机制。在系统内部,我们全面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与食品企业、生产许可证产品企业、3C认证产品企业、特种设备生产及使用单位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与食品小作坊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落实生产、经营主体的第一责任。

  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工作。以保增长、扩内需为主题,组织开展名牌工作调研和中小企业质量状况调研,并及时向市政府作了专门汇报,提出了加快名牌发展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制定了加强中小企业质量基础工作、加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扶植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和对重点企业实施重点帮扶等五项措施。组织对60余家企业开展《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宣贯,与统计部门联合对石化、有色金属、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工作的调查摸底,完成对齐鲁石化、山东铝业、金晶玻璃、鲁泰、大成农药等10家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标的统计上报。确定28家企业为2009年名牌培育重点企业,实施重点帮扶和培育。确定对泵类、耐火材料、农膜、建陶、水泥、夹芯板、压力容器等7个产业集群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开展争创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活动。组织25家企业参加了山东省名品名店联手活动启动仪式,扩大名牌产品的影响。开展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全市生产许可证企业、3C认证产品企业和食品企业全面建立了质量档案,初步完善了质量信用记录,每年组织开展重点企业的质量信用评价工作,对重点企业实施了质量信用A、B、C、D分级管理,并与有关部门建立起了质量信用信息沟通、使用制度,扩大了质量信用信息的应用。

  二、开展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两大安全落到实处

  食品安全方面:淄博市现有食品生产企业4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现有420家食品生产企业100%的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86家食品加工小作坊100%的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近年来,我市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在国家、省监督抽查中合格率一直居全省前列,没有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和媒体曝光的严重事件。山东得益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液体乳、山东淄博巧媳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酱油、山东玉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食醋为中国名牌产品。

  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严格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纳入市场准入管理的食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宣传、引导和帮扶企业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前全市已有420家企业获得506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在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上,坚持“严”字当头,严格标准,2008年以来,先后有11家食品企业因现场审查不合格或发证检验不合格不予行政许可,有76家不能保持生产条件的食品企业注销了生产许可证。二是进一步落实了区域监管责任制。全面实行“三员四定”(即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和“两书一报告”(责任书、承诺书、质量情况报告)制度,加强了对食品企业的巡查和监管,监督企业严格落实原材料进厂检验验收、包装物和食品添加剂进货检查验收、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和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三是组织开展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通过规范整治、帮扶提高。全市先后有45家食品小作坊达到生产企业要求,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对剩余的86家食品小作坊全部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全部建立了进销货台帐,按小作坊要求加强了管理。四是积极探索和推行先进的监管措施。全市420家食品企业、86家食品小作坊全部纳入了区域监管电子信息系统。积极探索并推广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乳制品、肉制品、酒类等166家企业中率先实行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要求企业将基本信息、资质信息、原辅材料信息、食品添加剂使用种类和数量、产品出厂检验和产品销售去向等信息全部录入《山东金质食品企业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食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五是积极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全市16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303家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86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小作坊全部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严格落实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截止目前,全市系统共出动2074人次,检查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单位924家次,立案查处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1起,组织对214家可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生产的食品开展了定期监督检验和省监督抽查,对5家生产企业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理。六是不断加大对检验能力的投入。为迅速提高三聚氰胺检验能力,市局投资500余万元购置了三聚氰胺检测设备,用于开展乳制品三聚氰胺检测并加大对区县检验机构的投入。积极指导帮助不具备检验能力的企业上设备、上手段,全市5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均购置了三聚氰胺检测设备,培训了检验人员,具备了三聚氰胺检测能力。七是加强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先后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食品安全宣传画册》等法律法规1万余册,组织食品安全培训班10期,培训食品企业负责人1600余人次,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5次,通过培训和宣传,食品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特种设备安全方面:淄博市是一个石油化工占很大比例的工业城市,有在用特种设备5万余台,压力管道3000余公里,重大危险源设备遍及五区三县,保安全的任务非常重。今年以来,我们以省政府组织开展 “安全责任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围绕“保安全,促发展”,主要抓了以下7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为了有效地推动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我们对《山东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配套文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并印发到相关大中型企业。在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学习的基础上,市局领导带队深入到山东铝业公司氯碱厂、淄博华安化工有限公司等危化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指导,指导帮助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安全监察的工作方式,在现场检查工作中,更加注重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体系,是否全面履行了法定义务;在现场检查设备的同时,更加注重验证企业是否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自行检查和维护保养,是否有相应的工作见证。努力在企业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隐患排查体系。将安全监察工作的重心由查设备逐步转移到指导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二是深入开展压力管道专项整治。按照省局的部署,结合落实《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山东省工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在全市范围内再次组织开展了在用工业压力管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在全面抓好新建压力管道监督检验工作的同时,着力抓好在用压力管道的检验检验工作。凡是危化品压力容器停工检验的,与其相连的危化品压力管道下次检验期在一个停工检修期以内的,要求企业全部安排检验。目前已落实520余公里在用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计划。三是抓好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完成了6家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的监督抽查。督促重点危化品生产企业落实了在新建、改(扩)建、维修压力管道中采购、使用合格压力管道元件的主体责任。通过强化监督检验,督促安装单位落实对所使用压力管道元件进行质量把关的责任。四是扎实推进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市局制定了《淄博市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验收方案》,目前各分县局正按照该《验收办法》对有关企业的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验收。着力抓好《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的贯彻实施,抓好使用单位的整治达标,督促隐患整改未到位的单位继续深化整治工作,消除事故隐患。市局将于5月中旬进行市级验收。五是督促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在落实有证单位24小时全天候安全维保和应急服务的基础上,各分县局均建立了电梯维保责任落实档案,确保电梯得到有效地维保,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及时通知和监督有关维保单位进行应急处理。近期市局组织力量对各区县在用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安全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六是强化重点企业和重要特种设备监管。淄博质监局制定了《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全面检查工作计划》,确定了520家危化品生产企业、气瓶充装单位和重要危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今年全面检查单位。目前有关安全监察机构已经完成了对185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全面检查。通过检查,有效地督促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发现并督促企业消除了事故隐患216项。七是努力培育特种设备优质产品基地。目前我市特种设备制造单位120家,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争创特种设备优质产品基地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超范围生产,贴牌生产等违法行,严肃处理质量体系严重失控等不依法履行义务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服务与监督,积极为企业提供标准规范和信息的服务,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指导帮助企业争创名牌,为淄博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保驾护航。在监督检验工作中,不仅查产品,更加注重查体系,保证我们所监检的企业随时符合国家规定的许可条件,严防未经监检或监检不合格的设备出厂。

  三、加强区域监管工作,不断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目前,淄博市已建立对3980家生产企业的区域监管动态信息档案。在许可证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了咨询、受理、转办机制,内部按产品类别实行A、B角工作机制,把许可证获证企业的行政管理和区域监管,专项整治及产品定检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对危化品、危化品包装物及水泥等重点产品、重行业,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力度,互查、抽查等方式,及时找出质检技术报告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监督进行整改,不断提高检验报告质量。今年,市局专门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检验报告工作质量的意见》、《关于2009年第一季度区域监管等工作检查通报》等相关文件,细化工作措施。同时,围绕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结合定检工作、12365质量投诉举报信息系统、执法打假月报系统以及国家、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和区域监管巡查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形成每季度质量工作通报,力求对产品质量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研制、早预警、早处置,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围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认真开展执法打假活动

  今年以来,在做好人造板、装饰装修材料、絮棉制品三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按照省局的部署,还重点开展了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家电下乡”专项打假以及建材产品专项整治。我局及时出台了《淄博市质监局2009年农资专项打假工作方案》,并于3月7日至14日,组织开展了以法制宣传、现场受理举报投诉和识假辨劣为内容的“农资打假下乡”集中宣传周活动。“3.15”之后,我们以化肥、农药、农机和农用薄膜四类产品为整治重点,以保证农资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合格为中心,重点打击制造有效含量不足的化肥和农药的违法行为;生产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违法行为;无证生产、销售的违法行为;利用标识进行质量欺诈的违法行为;不经备案擅自委托加工的违法行为。活动中查处了一批农资违法案件,有力的打击了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维护了农民的合法利益。截止到4月3日,共出动执法人员1691人次,打假下乡进村349个、入户612个,检查农资生产企业104家,抽取样品88个,“农资打假下乡”抽取农资样品检验合格率98.9%,立案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2起,货值4.5万余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五、加强检验能力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中心作为产业技术高地的作用日益突出。淄博质监局在巩固提升现有1个国家质检中心、7个省级质检中心的同时,今年重点筹划建设“国家泵、阀电机中心”、“山东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能源计量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民生计量重点实验室”,使其成为我市检验能力建设新的亮点,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同时,积极支持临淄局筹建“山东省化工产品检验中心”、淄川局筹建“山东省陶瓷颜料产品质检中心”。通过加强检验能力建设,使国家质检中心真正发挥检验龙头带动作用;省级质检中心围绕高精尖项目提升能力,尽快与国际接轨;市级质检中心要力争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县级技术机构围绕区域特色产业提升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作者:邵峰 来源:山东质监网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