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质量是生命线这一认识已是家喻户晓。但是把质量作为一种饭碗还未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质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常的词,但又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从根本上说,质量就是围绕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活动,是一种生气和活力,是一种生命力和创造力,代表一种生存饭碗。
望质量的进程,先后有几位宗师各自从不同角度、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体系对质量进行了诠释。深受日本企业界推崇的戴明用的是数学,他提出了“持续改善”的理念,另一位品管大师朱兰则用物理学倡导质量管理3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而克劳士比用的是医学,高屋建瓴地提出了“零缺陷”思维……世界质量因此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革命大潮。
那么笔者提出质量是饭碗又怎样解释呢?笔者认为,从质量认证制度来看,从英国皇家标准研究院的BSI标准到ISO质量、环境和安全体系认证的大行其道,从克劳士比质量学院的QES(质量教育系统)和QIPM(质量改进过程管理)到欧洲质量奖和美国质量奖的“世界级质量卓越表现”模式……全球已经开始看到质量文化之变革,管理的创新把质量这个行业变成了金饭碗。已故的世界质量大师朱兰曾告诉我们,21世纪是质量世纪,他也说过不存在任何“质量奇迹”。尽管21世纪最有价值的十大金饭碗行业中没有质量,但笔者提倡作为一个饭碗,是为了解决人们日常生活的品质。
品位和质量包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环境生活“五大品质”。经济生活品质包含经济结构、经济实力、经济竞争力等;文化生活品质包含文明素质、文化氛围、文化含量等;政治生活品质包含社会民主、社会法治、社会正义等;社会生活品质包含社会活力、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等……所有品质都可以说成是质量,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