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省黄冈市质监局通过"四抓",积极开展打击非食品添加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抓基础,有序推进。在第一阶段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结合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的落实,他们对全市1569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上门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对自查自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查缺补漏,迅速开展了第二阶段清理整顿工作,目前开展自查自纠企业共609家,落实食品添加剂备案企业和小作坊386家。对发现问题食品添加剂使用单位进行责令整改,以加强原料进货索证索票登记为主要手段,指导和推进食品原料进货索证索票登记台帐工作。
二是抓重点,形成合力。根据第一阶段自查自纠活动,完善了非食品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易被添加的食品类别及品种目录,建立了企业食品添加物质登记档案,确定了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产品。以糕点、面条、面粉、乳饮料及乳制品、酱腌菜、卤制品、豆制品、酒类等八大类为重点整治产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监督抽查活动,抽查278个批次,合格249个批次,合格率为89。6%,食品安全整体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抓难点,打击违法。及时追溯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源头,掌握食用添加剂生产企业基本情况,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全市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855人次,整治重点地区29个,整治重点单位56家次 ,整治重点产品43种,检查1017家食品生产加企业及小作坊,受理举报投诉4起,查处案件11起,涉及总货值5。7万元,没收工业盐25公斤、非食用碳酸氢铵4。5公斤,查获违规使用的着色剂"日落黄"180克,"胭脂红"130克。
四是抓宣传,科学消费。印发了《日常食品常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监管检查重点》手册,发到县市局和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积极向企业宣传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并公布举报电话12365,动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通过电视台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知识,指导消费者科学合理选择安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