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维系民生,责任重大,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一号工程’。”3月10日,重庆市质监局就今年全市上下抓紧、抓细、抓实、抓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出专题部署,要求务必落实“四三二一”目标任务,对全市食品实施有效监管。
据介绍,重庆市质监局今年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了“四三二一”工作目标任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见实效。
“四”是指“四查、四建、四落实”。一查辖区内生产单位,督促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二查重庆地方特色食品,建立分类管理、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三查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重点区域治理整顿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落实领导责任;四查自身监管工作,建立协调有序、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监管责任。
“三”是指开展三项专项整治。一是对潜在的食品企业质量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以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为重点,对进货台账、生产过程配料记录、产品检验记录等进行检查。对存在制假制劣等违法行为的获证企业,依法严肃查处;二是开展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专项整治,在食品生产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做定期、不定期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及时发现产品中滥用添加剂和采用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从重处罚;三是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各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的食品小作坊,要加大帮扶引导力度,促使其达到市场准入要求的必备生产条件,尽快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整治中发现存在违法违规生产加工行为的食品小作坊,要依法严厉打击,对证照全无的食品生产加工点,要尽快统计出具体名单,书面通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
“二”是指加强基层基础两大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一是加强基层队伍能力建设,构建“监管百千万”工作格局,即提高全市100名专职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现有协管员队伍的基础上,增强力量,达到1000名基层政府协管员的目标,在全市食品生产单位中选择10000名质量意识强、责任心重、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企业员工作为企业信息员,进一步延伸监管触角,确保及时掌握第一手的食品生产信息;二是加强基础技术能力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加强食品检测机构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确保检得了、检得出、检得准,为特色食品生产企业、高风险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当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一”是指建立健全一项机制,即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重庆市质监局要求加快建立以准入、追溯、召回、退回制度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开展企业负责人质量培训、现场观摩优秀企业等活动,全面提升食品企业管理水平和质量把关能力,推动食品行业真正走上一条以质取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