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担负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重任,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因此,我认为要把执法工作与科学发展联系起来,坚持“五个统筹”,为构建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把执法打假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相统筹
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是国家赋予质监部门的重要职责。依法开展监督是保护合法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根本途径。这与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要做到依法行政。
执法办案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执法办案的最终落脚点要放在抓规范、促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跳出为办案而办案的圈子,做到公正执法、规范执法。要严格使用规范的执法用语,遵守法律规定程序。把查办的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确保诉讼不败、复议不改不撤。这样,才能树立执法权威,推进执法监督职能真正到位。我们在执法中不仅要有法律意识,更要有政治头脑、大局观念,注重社会效果。
把执法打假与提高产品质量相统筹
衡量我们的工作质量不是只看查处案件多少,而要综合分析社会经济秩序状态、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评价,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是否满意。因而,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一定要将执法打假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我们严格的执法促进企业提高质量,给企业带来发展。坚持执法打假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切实保护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坚持执法打假与质量治理相结合,在打假中把集中整治区域性质量问题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执法打假与帮促相结合,对于不合格产品的生产者,首先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其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计量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赢得更多的市场。
把执法打假与保障生命健康安全相统筹
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行政执法工作要以加强“两个安全”的监管为重点,严厉查处生产加工不合格食品和无证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人口密集区域的特种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执法检查;对涉及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国计民生和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产(商)品要加大打假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危害性大、社会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问题;要深入开展民生计量执法活动,防止标实不符、短斤缺两等坑害老百姓事件的发生。
把执法打假与 促进质监事业发展相统筹
一是要正确处理行政执法、行政监管、技术服务三者的关系,研究探索出行政执法、行政监管以及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的工作运行模式;二是要探索源头打假治劣的路子,增强对违法生产企业的威慑力;三是要深入研究法律法规和执法技巧,不断总结调查取证经验,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四是要在发挥好“12365”举报电话作用的同时,想方设法扩大案源信息;五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学习和培训制度,提高执法人员获取案源信息的水平、现场检查的水平、调查取证的水平、案情分析研究的水平。
把执法打假与 树立质监良好形象相统筹
执法形象是质监队伍综合素质的反映。因此我们要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造就“四个质监”形象。
一是建立信用监督制度,造就诚信质监。向社会、向企业公开作出“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打假维权制”等,同时抓兑现,做到言必行,诺必践。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造就公正质监。采取强化监督机制、缜密监督网络、硬化责任追究等措施,从根本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平等对待服务对象和管理对象,谨慎运用自由裁量权。三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造就阳光质监。要将相关职能、办证项目、办理程序、办结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输入电脑,公示于众。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向全社会公布监督电话号码,严格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制。四是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造就文明质监。制定文明办公、文明执法、文明服务等一系列行为规范。
(作者单位:湖北省随州市质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