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农业标准化工作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山东枣庄通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基础,使农业示范区步入良性化发展轨道。
自枣庄市推广以标准化手段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来,给企业和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了一批批农产品品牌。示范区的建设规范了农产品从品种选育,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到包装上市的严格过程,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探索了新路子,按照“生产有规程、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管”的原则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以强化管理和培训为基础,大力推广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按照“全面推、重点抓、典型带、突出主导产业、主导品种”的思路早动手,狠抓产前、产中、产后三个关键环节,推进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使农业生产标准化整体水平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标准化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公司+农户+标准化基地”的产业化模式,抢占了农产品市场的制高点。通过将先进生产技术以标准的形式来加以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质量安全水平,
通过将先进适用范围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浅显明了的技术标准,然后实施、推广,普遍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形成生产规模,使之逐步走上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为完善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枣庄市质监局结合各有关部门立足实际建立健全标准质量体系,使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为强化技术服务,采取集中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发明白纸、集市咨询等形式,以传授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为主,采用长期指导和巡回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对农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服务。逐步推广“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做法和经验。不仅如此,全市还优选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规范、引导、服务,不断完善示范区硬件设施,在示范区内加快标准制定和推广实施。并吸引龙头企业参与示范区建设,凸显示范区规模优势。龙头企业纷纷以基地为依托,投入到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标准化示范区蓬勃发展。目前,山亭区水泉镇新建火樱桃标准化基地1.2万亩,新栽火樱桃60万株;峄城区榴园镇石榴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全镇石榴生产面积达到8.5万亩,年新增产量200万斤,增收300余万元,全区石榴产量达到6000万公斤,约占全国产量的六分之一;好果率由原来的不足20%,提高到了90%以上。示范区内的10余万农民还红红火火搞起了石榴汁饮料、榴籽乳饮料、石榴芽茶、石榴叶茶的生产加工等,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规范了农业生产,保障了消费安全,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