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示范创建。认真总结和推广前二批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经验,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并继续在剩余的13个乡镇开展示范创建。按照《武义县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部门间信息交流,互相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将一些部门特色的示范工作放在示范乡镇进行,并与示范县工作结合起来,共同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乡镇的创建工作,发挥示范效应;积极推动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督促充实调整村(社区)、企业食品安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根据部署推进“多员合一”整合工作,全面提升县、乡、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抓重点整治。继续抓好各项专项整治的牵头抓总作用,加大重点品种和高风险食品的监测评估和检测力度。全面总结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经验教训,举一反三,继续开展食品行业不安全因素排查摸底工作,重点是初级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环节。针对食品不安全因素,加强暗查暗访。重视群众投诉举报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整治。同时,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围绕“十小”行业整治、打击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等,针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猪肉、乳制品、茶叶等品种,以学校食堂、企业食堂等人员聚集和与机构改革相关的消费餐饮环节为重点区域。
三、抓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深入开展3个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和职能部门监管档案。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以统一计划、统一经费、统一结果运用、统一信息发布为主要内容的“四统一”检测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健全“监督抽检、评价抽验和企业自检”三位一体的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四、抓综合评价。继续抓好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工作,,将监管责任和具体措施细化分解到有关部门,层层落实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通过考核,并推动全县的食品安全整体工作上水平。
五、抓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重点以学校、农村为宣传阵地,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和动漫宣传短片等载体、渠道,通过宣讲、资料、展板、横幅、标语等形式,在学校积极推行中小学生饮食教育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大力宣贯《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条例》和即将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常识,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面,形成食品经营者严格自律,社会广泛参与,群众自我防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