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把潜在风险降至最低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每当谈及产品,必然会涉及各式各样的技术与应用。有些产品可以是很简单的,对使用者可能造成的风险很低,但有些就是既复杂又危险的。

  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公司首席工程师罗伯特·斯蒂夫(音译,Steve McRoberts)在不久前举行的“世界职业安全与卫生大会”上指出,虽然相关标准机构已积极制定安全规范,但辨识产品潜在的风险并将之减至最低,却是产品制造商最关注的课题,因而推动了使用“风险管理流程”的需求。

  优化每个流程

  风险管理被定义为是用来辨识、控制及监察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可影响其安全性和效率的各个元素的一套工具。

  罗伯特认为,风险管理是不可以只在产品设计阶段才使用,也不可以只用于全新设计的产品。事实上,风险管理是一个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流程,其中,在生产过程和其后阶段的资料收集,对风险管理流程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风险管理信息建立后,应配合设计的演变而逐步发展。生产商需收集使用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某个特定产品的意见,并进行风险评估,特别是需要针对具有安全准则的产品。

  而且,风险管理流程可协助企业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及数据,经整理分析后,便可为企业提供与产品安全及性能相关的安全概念。主要包括关键性能,即产品必须具备的性能,方可免于潜藏不能接受的风险;关键产品寿命,即在预期的寿命期内,安全产品必须持续运作,或安全地失效;尖端科技的期望,即符合用户对使用与选购安全产品的效益与风险期望。

  了解用户期望

  罗伯特说,要提升产品的安全水平,制造商在设计或重新设计安全产品时,是否清晰地了解并满足使用者的期望,是极其重要的。他们必须确保解决安全问题、关键性能和关键产品寿命的方案及风险控制方法等均符合风险与效益的期望。

  然而,产品的安全水平或消费者感知的安全水平却并非是绝对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反复摸索而改变。因此,收集实际用户对产品的期望与使用经验等,是不容遗漏的一步。

  更进一步说,产品推出后,风险便不再是理论上存在的了,潜在风险及危害可能会成为现实。因此,风险管理绝对不能在产品付运后便轻易终止。相反,它在这一刻才真正需要开展起来。制造商应该建立一套积极主动的系统,以收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产品的意见,包括用户、操作人员、生产人员、安装人员及维修人员等。

  此意见系统所收集的资料应与特定产品相关,包括未经发现的风险、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产品误用的个别案例,以及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等。收集所得的资料应输入风险管理系统作更深入的分析,以便今后持续改善。

  此外,制造商还需要了解具备相似功能产品的最新趋势,及其所采用的科技,同时密切关注产品安全标准与法规的最新变动。通过这种全面的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来进行产品设计与研发,以便研发出更安全的产品。

作者:王惜纯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