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信息产业在“危机”中有机遇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年来,全球信息技术越来越趋于“无国界”状态,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时,我国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品也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大户”。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市场需求萎缩,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08年1~9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38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手机、微型计算机等产品生产增速均有所回落。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也是一个机遇。统计数据显示,一些有专业配套特点、有技术专长的电子信息制造类企业所受的影响并不大;软件业收入的同比增长较快;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增长也在加快。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首先应稳定为企业减负的各项政策。加强电子信息类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符合产业政策、有实力条件的东部地区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继续抓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信用制度建设,引导和扶持电子信息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其次,要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电子信息产业新一轮投资重点集中在数字电视、集成电路、软件等战略性产业方面。从2008年前9个月的统计来看,我国软件业收入的同比增长达到32.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2个百分点;高端产品如液晶、等离子电视生产增速分别增长51.8%和162.1%。因此,除战略性产业外,有制造优势的企业,与在技术创新上有特色的企业应联手打造高端产品和全新的产业链。

  第三,电子信息企业要加快建立自己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体系。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多数企业对价格均很敏感。为了节约成本,建立互联网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而这一选择也符合未来营销发展潮流。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多位于国际产业链末端,购买技术成本很高。而现在,购买一个国外企业的成本,比以前购买这个企业的一项技术的成本还要低。因此,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要抓住机遇,收购、兼并国外同类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技术优势。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国际市场软件外包力度加大,中国企业应主动承接国际市场的这一业务。

作者:杨志俊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