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海外民众谈中国改革开放30年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今天——200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迎来了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30年前的这一天,是我们永远铭记的伟大时刻,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历史证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然而,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古老的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30年沧桑巨变,30年继往开来。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让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质检事业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在总结经济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把质量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加强对质检工作的领导,健全质检机构,理顺质检体制,完善质检职能,质检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在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质检部门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大力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到严格实施市场准入;从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和贸易摩擦、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到积极改革检验检疫通关模式;从建立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到对出入境商品、货物、人员、动植物、交通运输工具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从对特种设备不断完善安全监察体系,到切实加强标准化、计量和认证认可等技术基础性工作……质检人一步一个脚印,质检工作始终唱响“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华社电 在亲眼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外国人心目中,30年来的发展使中国展现出积极进取、丰富多彩的形象。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灰色的,现在的中国应该是亮紫、是大红、是多彩的。”

  ——加中贸易理事会主席彼得·哈德。他1980年首次访华时,每天早上都看到很多人围在饭店外的阅报栏了解新闻。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到处都能感受到人们期待变革的决心,这让我当时就坚信,中国一旦走上正确的道路,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中国人有这种能力。”

  ——上海大众德方首任副总经理马丁·波斯特。他1984年首次到中国时,看见中国工人坐在破旧厂房的地上敲铁皮。

  “我想把日中之间这30年来的交流和中国这3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拍一部电影,让年轻人来演,通过电影让年轻人了解交流的难度和重要性,了解中国这30年来的发展历程。”

  ——日本电影《追捕》女主角中野良子。她近30年来40余次访华。起初,所到之处总有人请求:“再说一遍那句台词吧,再唱一遍那首主题歌吧。”

  “我的人生一直跟着中国在变。”

  ——洋笑星大山(马克·罗斯韦尔)。因“用杰出的语言和喜剧天才在中加之间搭起理解的桥梁”,大山本月获加拿大最高成就奖——加拿大勋章。

  “感受最深的变化是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中国人越来越自信了。如今我到中国最发愁的就是,有那么多的中国朋友,我想见可见不过来。”

  ——维也纳大学教授特拉普。30多年前他在中国留学,与中国同屋的人相处一年,没有一起外出吃过一顿饭。

  “城市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多,会讲英语的人越来越多……我还注意到一个小小的但很重要的变化,无论在大街上、商场里,还是在饭店、宾馆,中国人的笑脸越来越多。”

  ——加拿大商人韦恩·麦克金农。他首次来到中国时,看着广州出租车司机的眼神,感觉自己像个火星来客。

  “当年‘威猛’首次访华演出,租用了一架波音747货机专门运载设备,我们连保险丝都带上了。如今中国到处都有最好的专业设备,这当然不奇怪,世界各地的音乐会都使用中国制造的设备。”

  ——英国“威猛”乐队经理人西蒙·纳贝尔。“威猛”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到中国演出的西方流行乐队。纳贝尔说,当年到北京演出,是为了吸引西方媒体注意以扩大乐队知名度。

  “要让我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我觉得那是一种逐渐的变化,我的感受也是一种逐渐的感受。”

  ——以研究三十六计出名的瑞士汉学家胜雅律。他1976年在北大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时,因为人很少而觉得“孤苦伶仃”,但到1977年,“逐渐就找不到座位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通过努力取得了巨大的、划时代的变化,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包括他父亲在内的一群英国商业领袖55年前冲破重重阻力,进行“破冰之旅”,成为第一批与新中国做生意的西方商人。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而非洲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实惠,中非合作是非洲发展的通途。”

  ——马里著名作家赛伊杜·博迪恩,他认为30多年前,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几乎处于同一条经济起跑线上。

  “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大、太快,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和深刻,我每隔一两年要去一次中国,但每次仍然会感到无比吃惊和震撼。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展开来谈中国,都要花上些功夫去思考。”

  ——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汉学家泽纳尔,发现他的一些中国朋友以前总是私下里强调外国的东西比中国的好,但现在不再简单地赞扬外国,而是更加客观地看问题。

  “正是因为有中国改革开放,松下乃至欧美企业才能够进入中国开展生产,才能够将产品出口到中国,同时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再出口到日本及其他国家……不仅日本和中国,世界各国人民都享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总裁大坪文雄。1978年,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与邓小平首次会晤,松下因此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家电企业。

  “中国一直在发展变化,总会让人吃惊。想了解中国,一辈子都是不够的。”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政治学教授托马斯·海贝勒,曾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翻译工作,多年在华进行学术考察,自言“零距离体验了中国的变革进程”。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的主旋律。今天,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质检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质检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质检事业。质检事业要再创辉煌,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既为质检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质检事业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质检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质检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坚持改革创新。要着眼于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不断克服旧观念、旧框框的束缚,不断加大改革探索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推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举措、新办法,不断实现质检工作的新突破,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质检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要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严密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做到监管与服务相结合,在把关中热情服务,在服务中认真把关,不断提高执法把关的有效性。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质检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作为以技术手段为依托的质量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要始终坚持科技兴检,不断夯实科技基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执法把关的能力和水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质检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加强队伍建设。质检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要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决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质检队伍。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正向未来延伸,改革开放的大潮势不可当。胡锦涛总书记在阐释十七大报告主题时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谱写质检事业新篇章,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