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注意解决好四个方面问题。
着力解决“学习难扎实”问题,在夯实理论基础上下工夫
一要克服厌烦情绪。现在大多同志停留在一般的知识培训和一般的理论普及层面,与掌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深入、持久、系统地学习和武装。二要克服懒惰思想。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让大家认清差距,明确责任,反复进行学习和研读,真正掌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三要抓好集中系统培训。还要通过专题辅导、知识竞赛、理论考试、开辟网络专栏等形式和手段,加强理论培训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四要紧贴实际思考。“学而不思则罔”。纯粹靠读书获得的真理,常常像假肢、假牙之人;而通过深入思考掌握的真理,一个人就会变得丰富。有道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中就包含了思考。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紧贴实际进行思考,从而切实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的过程,变成加强党性修养、升华思想境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变成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党员标准、提高能力素质的过程。
着力解决“调研难深入”的问题,在深钻细研上下工夫
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是学习调研阶段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特色的内在要求。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把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章制度、工作方法摸准查实。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至少要注意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既要“调查”又要“研究”。不调查,就不能获得一线真实材料,研究会变得泛泛而谈,言中无物;不研究,就会浮于表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会失去了调查的真正意义。二是既要“宏观”又要“微观”。“宏观”就是立足于抓大事、议大事、谋大事,从战略和宏观上认识和把握检验检疫所担负的使命任务。“微观”就是要紧密地贴近检验检疫的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三是既要“身入”又要“心入”。不走马观花,不蜻蜓点水,更不搞先入为主,与基层群众交朋友、话家常,倾听呼声,摸清实情。四是既要“传统”又要“创新”。“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包括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实地考察等,需要继承和发扬。同时,要积极地学习和运用现代的科学调研方法,如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并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综合运用经济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计算机仿真方法等。
着力解决“批评不较真”的问题,在剖析思想根源上下工夫
必须把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教育,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必修课,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有利于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讲真话、敢批评、勇于自我曝光的良好氛围。要严肃批评纪律,对开展批评不认真、思想剖析不深刻的,要提出批评,进行“回炉”;对抵制批评,攻击报复的,要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党组成员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当面鼓,对面锣,开诚布公,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做出榜样。要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个别交谈、民主评议等形式,主动征求机关处室、各分支局和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及离退休干部的意见建议。同时,还要注意正确掌握批评的时机和方法,不能乱揪辫子、乱打棍子,搞无中生有,要本着良好的动机和愿望,做到当面、当事、当时批评,确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健康顺利开展。
着力解决“成果难转化”的问题,在落实活动的目标要求上下工夫
要贴近实际定措施。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克服和纠正两种倾向:一种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制定整改措施,订措施与实际工作“两张皮”;另一种是不分轻重缓急,强调面面俱到,缺乏可操作性。要坚持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增强制定整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快捷高效抓整改。要坚持知行统一、整改并举。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明确解决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对涉及到政策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向群众通报整个整改情况,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引导和督促党组织和党员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从履行使命需要的素质抓起,认真抓好整改工作。要发动和组织群众评议整改效果,对整改拖拉低效、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在上级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重新进行整改。
要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关键在于建立各项执法制度,对执法活动进行有效规范和约束。要以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建立符合和适应检验检疫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