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云南省罗平县姜农正忙着收拔生姜,板桥镇田坝村姜农陈荣笔高兴地说:“按标准种姜的效果就是不一样,往年亩产从来没有超过1500公斤,今年按标准种姜亩产达到了2620公斤。”据曲靖市农业局到罗平实测,按“罗平小黄姜”地方标准种植的万亩生姜地平均亩产达到2047.5公斤,远高出预计亩产1600公斤的水平。
罗平生姜产业依托区位、气候优势,7万余户姜农年种植生姜10余万亩,产品远销日本及欧美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生姜产值首次超过烤烟产值,成为农业重要支柱产业。但由于受传统种植技术的制约,罗平生姜平均亩产一直在1500公斤以下,罗平县成立了生姜站指导姜农科技种姜,2006年4月又成功注册了“罗平小黄姜”商标,2006年11月又依托省农科院成立了生姜研究所。
罗平县生姜站技术人员通过多年研究制订的《罗平小黄姜栽培技术规程》等4大标准技术,涵盖了生姜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2008年,曲靖、罗平市县两级联合按技术标准培育1万小黄姜样板,亩产目标确定为1600公斤。
样板实行分片包干、分工负责、绩效挂钩等措施,县生姜站负责技术培训、技术资料印发、操作技术指导及质量检查等工作,实施样板镇的农技站负责具体的田间指导及质量监督等工作。农技人员从整地、选种、田管、采收等方面对姜农进行系统培训1万人次,样板区姜农受训率达100%,实现户均一册标准、一人通晓,人人知道标准化种植技术;种植期间,分片区召开种植技术推广现场会,实地培训姜农的操作技能,使整个样板区完全实现按标准种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