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争取到了制定技术标准的龙头地位,还要充分利用好它,让它真正为掌握市场而服务。这是山东省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标准化战略进程中一个较为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据记者了解,经常有企业向青岛质监部门反映,虽然承担了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争取到了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的机会,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10月14日,本着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宗旨,以纪念第39届世界标准日为契机,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举办了标准化讲坛活动,邀请我国著名标准化专家,就企业如何开展标准化活动,特别是如何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及如何承担标准化技术组织工作作了专题指导。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在提升标准化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青岛市企业承担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秘书处2个,承担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分委员会(SC)秘书处17个,国家专业标准化工作组1个。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00项、行业标准400多项、地方标准100多项。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标准。
“标准虽然立项了,标准的制高点已掌握在我们手中,如何利用好、发挥好手中的这把利剑,真正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企业还不是很理解,因此给企业充电这一课我们必须服务到位。”青岛市质监局标准化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该市立项的117个项目,预计今、明两年将会全部完成。同时,他们还会继续鼓励企业申请国家有关标准化项目的立项。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知道标准应该怎么写。大中型企业有一定的标准化基础,情况还好一些,那些异军突起的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多。由于之前没有从事过标准化工作,在如何申报立项、立项之后如何写标准、写了标准又如何通过审批等诸多方面,很多企业不知所措。
通过这次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标准化意识,为困惑中的企业解决了标准化工作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