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班组中的“七小”管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企业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得到落实。因而,班组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各种生产和管理任务能否完成。其实班组管理也是门艺术,当个好班长更是门学问。班组管理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班组的各项工作做实。河南华英集团在班组管理中,实施了“七小”管理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班组定出“小规矩”。制度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之一,班组应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厂规、厂纪,联系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措施,以此规范班组职工的思想和行动。

  树立“小楷模”。在班组里选拔素质好、能力强、文化高、业务精、能团结帮助人的职工作为“小楷模”,用他们的言行举止感召人、鼓舞人,在班组管理和生产活动中起表率作用。

  开展“小竞赛”。由于笔者所在的企业职工平均年龄相对较小,班组里年轻人居多,要把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运用好,不时搞些小型的劳动竞赛。这样不但能使技术好的职工由于强烈的认知感而主动帮助后进,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差些的职工努力向前看齐,形成互帮互助、人人争先的好局面,带动了班组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做好“小核算”。如今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生存的企业,班组必须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严格备件、检修费的台账管理和登记,通过预算、核算形成责任共负、风险共担的格局,增强职工的“经营”意识和“危机”意识,促进职工主动节约,降低成本。

  开好“小座谈”。要想让企业精神深入班组,让企业决策变成职工的具体行动,就必须要了解职工思想,同时要让班组中每名成员坦诚相待,这就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所以,班组可以不定时把班组人员组织在一起,通过聊天等形式发现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思想波动,及时做好工作。职工中发生的矛盾通过这种谈心的形式也会被这样的氛围淡化,从而升华对班组建设的认识,凝聚班组的智慧和力量。职工有了归属感、亲切感、责任感,班组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征纳“小点子”。要成立班组“智囊团”,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鼓励职工搞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也可对产生经济效益的“小点子”进行奖励。要通过部分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带动所有职工关心集体,细心观察,实现“群策群力”的局面。

  执行“小惩罚”。对于生产中犯了错误的员工,有些班组长总是不好意思处理,甚至有时还千方百计地“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从事故的根源上找原因。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防患于未然。在安全、质量、消耗、成本及其他任务方面,对出问题的员工,不妨给予一定的小惩罚,促使其加强责任心,增强责任感,把各项工作搞好。

作者:黄宏波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